幾千年來,農民不要農田,那還叫農民嗎?那叫流民才對。
李德發愣了一下,還是帶著溫和的笑容說:“玥玥還小,不懂農田對農民的重要。”
“不,”趙玥堅持說,閃亮的大眼睛裡,儘是執著的光,“我是說,我們以農田作為代價或者抵押,轉去承包荒山!”
她這話一說出口,彆人不說,就是說了希望村民更快更好致富的張世澤,也很是驚訝。
這個年代,先彆說能否抵押農田,就先說把農田變為荒山,就是一件令人感到莫名其妙的事。
不種田,吃飯靠什麼?農田的收獲再少,也可以種出養家糊口的糧食。而荒山的改造,那需要經年累月,需要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才可以。
而且,荒山改造,大多是種植經濟林,比如樺樹、泡桐等可以儘快成材賣出,但很廉價的樹木。
即便是種果樹,大家也都知道“桃三杏四梨五年”的說法。這就是說,果樹也需要長時間的精心護理,才能開花結果。
另外,果樹,哪怕是經濟林的栽植,也都需要專業的技術,才能保證既可以成活,又能成材。
基於這些考慮,大家對於隻有十歲的趙玥的提議,都是報以微笑,並不當真。
大家並不在意,趙玥心中著急。她正要再說,已經看到大哥趙剛、二哥趙強,下工後向這邊走來。
趙玥趕緊跑到大哥身邊,仰頭對他說:“大哥,沙場承包很好,我們還要承包荒山!”
拉著小妹的手走到眾人近前,打過招呼後,趙剛聽明白了剛才大家說的話。
也用詫異的眼神看著妹妹,趙剛哄勸著說:“玥玥,這個可不是開玩笑的。承包荒山的產出周期太長,我們承受不起的。”
“可以的!”趙玥認真地說,“我在村裡的文化站看過類似的書籍,可以在不同周期,對荒山進行改造,並獲得不同收益!”
大家聽著她稚嫩的話都笑了,張世澤卻盯看著她,點了點頭:“是可以的。”
得到鼓勵,趙玥再看著大哥說“大哥,你信我,對不對?昨天我們那麼難都轉運了!”
趙剛為難地撓撓後腦勺,看了看微笑著的父母,再看向趙玥說:“那是老天爺在幫我們,都是巧事。”
“隻要我們好好對待生活,老天爺會接連不斷地幫我們的!”趙玥大聲說著。因為急切,她的眼睛裡閃現出激動的淚光。
仿佛被雷電擊到,趙剛恍惚間似乎明白了什麼。看向妹妹,他見到趙玥緊抿著嘴唇,不停地對他使勁點頭,以示鼓勵。
是啊,哪裡會有那麼巧的事。趙家人年齡小、力氣小、人數還少,卻“戰勝”了馮家人;
麵臨賠償,幾兄妹又意外地撿到了好幾隻珍貴的野生甲魚。就拿今天來說,恨不得整村的人都聞風而動,卻一隻甲魚也沒撈到;
昨晚妹妹再觀點清晰地,勸說老實巴交的父親趙永水,去向李德發申請入股采石場、承包沙場、改造沼氣池等事,居然一股腦地都獲得同意。
想到這些,趙剛頓時覺得:不是老天爺在幫趙家人,而是年幼卻異常聰慧的妹妹趙玥,在帶動、推動趙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