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多的是(1 / 2)

看到大哥,以及幾個哥哥都以疼愛的眼神看著自己,趙玥隻有慶幸不已:穿越回來,太好了!

對哥哥們笑了笑,並不說話的她,拉著大哥的手就向前院走去。直到出了院門,她才站住了腳步。

幾個哥哥疑惑地看著笑得眼睛彎彎的她,又見她抬起手臂,指向院門兩側的土牆上。

一看之下,幾個哥哥也都笑了。

土牆上,還殘留著過春節時貼的對聯:

向陽門第春常在;積善人家慶有餘。

大哥笑著問:“怎麼了,這是很普通的對聯啊?”

趙玥“嗯”了一聲,再自顧解釋著說:“隻要我們開朗自信,就一定能夠得到好結果,得到豐厚的回報!”

幾個哥哥聽了更是開心,都連聲說“一定會這樣”。

走回屋裡,大哥給趙玥拉亮了電燈:“玥玥,你就在板櫃上寫作業吧。”

北方農村多是一座房子分三間:西屋、堂屋、東屋。

西屋、東屋住人;堂屋是生火做飯的廚房,以及冬天點地爐用。另外,也有糧米油鹽的存放。

板櫃,是用厚木板做成的儲物家具。它的製式,長一米五至一米八不等,寬一米左右,高一米至一米二。一般分為同樣大小的兩部分,打開頂層的木蓋子,裡麵就是儲物空間。

放在堂屋的板櫃,就用來存放糧米;

放在臥室,說是臥室,其實也兼具客廳的功用。它就作為存放被褥、衣物的衣櫃。

平常家裡人大多在炕上擺個炕桌,用於女人們做針線活放雜物。來了客人,也可以沏茶倒水放在炕桌上。

炕桌最大的作用,就是用於吃飯——趙家人人多,覺得圍著這個六十公分見方的小桌子有點擁擠,就在堂屋裡吃飯。

除此之外,再加上幾個板凳,尋常人家的家裡,就沒什麼家具了。

現在大哥趙剛說的,其實也就是把板櫃的功能擴大化:再當個寫字台用。

看著臉上帶著難為情神色的大哥,趙玥仰頭說:“大哥,我們一定都好好努力,日子一定會富裕起來的!”

“嗯嗯,好!小妹,我就是不信任何人,也要信你!”大哥趙剛認真地回應著。

趙家人堅心已下,隨後就是咬緊牙關,開始了正式的創業。

趙永水從鄉裡,興衝衝地拿回來承包沙場和荒山的協議。一家人反複欣賞之後,方淑芬接過來後,收入板櫃的深處藏好。

沙場開始運作,村民們圍攏過來,因為再也不能到這裡任意挖沙子,就都說些帶有埋怨的、調侃的風涼話。

比如“永水啊,好好乾!要不然以後世界上的大富豪,就少了你一個了”;

“大剛啊,這裡風太大,乾活的時候在嘴邊圍個‘圍嘴兒’,少吃點沙子”;

“好家夥,還真有傻了吧唧花幾塊錢買沙子的”……

有了這話,就很明白了:時間長了,翻修房屋、院牆的附近村民,甚至公社大隊,該使用沙子的時候,也照樣要來這裡拉。隻是原來是隨意自己挖,現在改由趙家人計算土方賣給!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