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父親的問話,趙剛笑得臉上通紅:“我們以為也就是一百六七十斤,玥玥說有二百斤。到了魏屠戶那裡上稱一約,您猜有多少?”
趙永水看看身邊的小女兒趙玥,想都不用多想地說:“那就是二百斤!”
“是啊!”老二趙強接過話來,興奮地說,“淨肉就有二百斤!好家夥,我們猜的差得太遠了!”
趙永水也不多問,趕緊讓孩子們把分割好的豬肉,從獨輪車上取下來。
取下來放在哪裡呢?
院子裡有個夏天用來做飯的小棚子,現在大冬天的,正好做個天然冰箱!這些豬肉,就都掛在了裡麵。
擔心有野貓和老鼠來偷吃?不用擔心,這院子裡早就不見那些壞蛋的影子了。
方淑芬和趙霞休息了多時,現在就開始忙乎著做大年三十的聚餐菜肴。
趙永水去和麵做饅頭,趙剛等兄弟們擇菜、洗菜,忙得也是不亦樂乎。
趙玥拉著四哥趙德,在院子點上兩個火爐子,開始燉肉、燉排骨。
不用說,玥玥再會悄悄地調動意念,從空間裡搬來噴香的肉食,來替換眼前在鐵鍋裡咕嘟著的燉肉。
饅頭做得很多,方淑芬再找來一把剪刀。清洗後,她就握著一塊麵團,用剪刀在上麵輕輕地剪動。
剪過之後,她從旁邊的小盆裡揀出兩粒黑豆,安放在這小麵團的前端。
“哇!媽,您的手還是這麼巧!”趙霞依偎著母親,連聲誇讚,“這小刺蝟做得太像了!”
方淑芬再端詳了一下這個“小刺蝟”,就把它擺在了蓋簾——用高粱杆做的盛放食物的用具。
小刺蝟,小兔子,小老虎,小豬,甚至還做了幾條小龍。
做好這些,方淑芬端起蓋簾,把它們依次放入了柴鍋的籠屜上。
把細長的木板釘在一起的大鍋蓋蓋在柴鍋上,她再彎著腰,用乾淨布頭堵住鍋蓋的四周。
不久,麵食的香氣,就順著遮擋不嚴的鍋蓋邊緣,一股股地冒了出來。
“媽,看到這麼多好吃的,我還真想窩頭、貼餅子了。”說著,趙霞再深深地聞了一下,鍋裡冒出來的香氣。
“嗯,我們也不經常吃了。”方淑芬邊切買來的熟食,邊說著,“想吃那個還不容易?”
想了想,她笑著說:“那就初四吧,‘破五’之前!就當是憶苦思甜了!”
趙霞聽母親說得豪氣,答應一聲後,再走去看看堂屋裡的那兩口大缸。
水缸如常,因為有勤勞的父親和兄弟們,還是滿滿的。
打開糧缸,趙霞的鼻子覺得一陣發酸:能裝幾百斤的這口大糧缸,此時居然也是滿的!
在趙霞的記憶裡,這口大糧缸似乎永遠沒有滿過。父母揭開上麵的蓋子取糧食時,都是彎著腰、低下頭,甚至大半個身子都探了進去,才能取出裡麵的糧食。
不能都這樣說。這口大糧缸倒也有裝了大半,甚至是滿的時候。可是,它的裡麵仍是玉米粒。
現在,這口大糧缸裡麵,是齊著缸沿兒的白麵!
喜為家人的生活改善,忍不住流下喜悅淚水的趙霞,隻說了句“真好”,就再也說不出什麼。
蓋好糧缸,她抱了抱母親。然後,她就走到院子裡,幫著小妹和四弟燉肉。
幾個灶台、火爐一起上,一家人說笑著一起忙碌。
不到六點半,村頭剛開始有頑童燃放鞭炮,家裡的飯菜就全部做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