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在示威啊!趙永水看著孩子們的狀態,隻覺得既好氣又好笑。
“爸,玥玥的建議是對的。趙剛去競選,不是為了當官發財,是為了村民致富,這有什麼不好呢?”趙霞走近前勸說著。
“沒有不好,隻有好!”趙玥站得遠遠地,大聲說著。
再不認可的話,或許孩子們立即就要在這吉利的大年初一,發動“兵變”了!
趙永水隻好露出笑容,對趙剛點點頭。
父親雖然沒有說話,孩子們卻都已經得到了他無聲的鼓勵。
一聲歡呼之後,幾個孩子立刻開始燃放鞭炮。
送走了幾撥來客,趙永水夫婦也拎上各種禮物,去到村裡的好友那裡拜年。
過年就是迎來送往,你拎著點心到我家裡來;我拎盒點心到你家去。
連續忙了幾天,除了按時去沙場看看,去雞場喂雞以外,趙家人串親戚的大事,也已結束。
各處親戚,遠的就讓趙剛、趙強帶著禮物前去;近的,或是到家裡來拜訪的,就由趙永水夫婦親自前往或者接待。
連好友帶親戚,就連周各莊的周全禮那裡也去過了。趙永水自覺都已走遍。坐在炕頭上,他思忖許久後,對家人正式宣布:“親戚朋友們都走動了!踏實了!”
大家歡呼一聲,隨即就拆開幾個點心匣子,拿出自己喜愛的點心吃著。
點心匣子,是長三十公分、寬十五公分、高十五公分左右的硬紙盒做成,外麵印刷著喜慶的紅色圖案。
去到村裡的供銷社購買時,售貨員按照顧客的要求,從幾個白色的大塑料盒子裡,取出各樣糕點——比如桃酥、雞蛋糕、酥皮、薩其馬等,放進點心匣子裡。
蓋好一個紙蓋子,再在上麵放上一張紅色圖案的彩紙,售貨員就麻利地用細紙繩,把點心匣子捆個結結實實,並打下一個可以提在手裡的花結。
過年串親戚,就是拎著這種點心匣子,你來我往。
現在,屋子裡的大人、孩子們正在熱烈地吃著,趙玥忽然大笑起來。
大家看著她,感到莫名其妙。她已經指著其中一盒說:“這盒是我爸買來送出去的,現在居然又轉回咱們家了!”
大家聽了都覺有趣,紛紛湊近前觀看。果然,打開一看,裡麵的糕點,正是趙永水夫婦去到供銷社挑選的那幾樣。
僅憑這個還不能確認。趙永水把蓋在點心匣子上麵的那張彩紙,翻過來看。
原來,為了記錯哪個點心匣子給哪個人,趙永水細心地在彩紙的背後,記下了要送出去的那人的名字。
收到點心匣子的那家,肯定不會注意到這個細節,就再轉送了出去。
不知道過了幾道手,這盒點心匣子,竟然又轉回了趙家人的板櫃上,擺在了趙家人的麵前。
確認後,大家都是大笑不止。方淑芬燒了開水、沏了茶,大家喝著茉莉花茶,就著點心,開心地當作了初四中午的午飯。
下午,趙霞突然想起來母親說過的“憶苦思甜”的話,不禁笑著提醒她。
方淑芬恍然大悟後,輕鬆地說:“要是說做高級飯菜,我肯定不會。要說是做農村的家常飯菜,還能難得住嗎?”
說乾就乾。
她讓趙剛去到院子裡的小棚子中,把掛著的豆角乾、茄子乾、蘑菇乾拿來一些;再讓老二趙強殺了隻雞;又讓老三趙義、老四趙德取來了寬粉條,泡在了水盆裡。
豆角乾、茄子乾、蘑菇乾用水泡軟,切好後放在小盆子裡——趙家人多,炒菜肯定要用大小不等的盆子,而非淺淺的瓷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