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達想得很好,畢竟是急中生智,難免又欠缺。
方淑芬聽了他的話,心中暗想:好家夥,你買兩瓶酒三幾塊錢,我們還得買豬肉、殺隻雞來招待。這個還彆說,關鍵是不喜歡你們啊!
“哪有這麼早就祝賀的?你們可彆來!你們要是為這事兒來,我們一家得躲出去。”方淑芬笑著說。
看著他也是心煩,她就半是說笑,半是認真地擺手做趕走狀:“好了,快回家做飯吃飯吧,時候不早了!”
“那好,那就到時候再說!肯定要祝賀!”何必達自解尷尬,嗬嗬笑著走出了院子。
方淑芬見他終於走了,心裡頓覺輕鬆好多。轉回身要繼續洗衣服,她看到趙玥站在堂屋門口衝她笑著。
正要問笑什麼,她立刻得到了趙玥伸出大拇指的讚揚:“媽,你說的真到位!”
方淑芬得意地笑了一下:“哼,小意思!”
趙玥走來壓水機邊,幫著母親遞肥皂、換水。母女倆說笑著,活兒乾得也就不覺得累,很是痛快。
晚上一家人坐在飯桌邊吃飯,方淑芬彙報了李德發和何必達來幫忙的事。
先表示了感謝,趙永水再看著幾個兒子和寶貝女兒說:“我們齊心協力,一定能夠克服萬難!”
彆人的幫助是需要的,有時候是必須的。可這樣得到彆人幫助的前提,首先是自強。
不是有“救急不救窮”的說法嗎?
要是自己不努力,彆人再怎麼幫助,這份真心也都像是把金銀財寶,丟進了水裡沉了底。
趙家人精心計算著各種收入的分配方法,不惜力地做著幾樣事業。更對有困難的村民,他們給予糧食、錢財的幫助。
有錢不炫耀,不做壞事,仍是像原來一樣的樸實。
趙家人,受到了村民的一致誇讚。
“萬事吉”燒雞店的香氣,在鎮上飄起的同時,趙家和周家,以及為他們前來祝賀開業大吉的親友們,齊聚在店門口。
鞭炮聲震耳欲聾地響了好久,大家臉上的笑容止不住。
鞭炮聲止住之後,鎮上,以及到鎮上買東西的各村百姓,立刻湧入店內。
好香好誘人啊!
蜜色的燒雞,整齊地、一個接一個地擺放在封閉的櫃台裡。首先是清潔衛生,再就是,實在是太香了!
空氣裡彌漫著燒雞的,各種誰也說不清的調料味道。老百姓又都知道:這些燒雞,是“萬事吉”燒雞店,直接從永樂村永樂坳的趙家雞場裡,直接采購來的小柴雞鹵製的!
十裡八鄉的老百姓,誰不知道趙家雞場的柴雞純天然、質量好?
什麼?你是外來的?也容易啊,找個自行車,或者坐上拖拉機,自己去永樂坳去看唄!眼見為實,不由得你不信!
燒雞店內的麵積不算小,大概有三十幾平方米。可不僅店裡站滿了人,排隊的百姓們,更是一直延續到了大街上。
燒雞做得好,宣傳做得好,這是首要吸引顧客的原因。更為重要的是:開業前三天,買一隻淨重一斤左右的燒雞五元錢,贈送鹵雞胗子五個;買兩隻燒雞十元錢,贈送雞大腿一個!
這樣的銷售策略,在未來自然是司空見慣。可這是八十年代初啊!彆說購買的,就是看熱鬨的老百姓,也把店門口圍得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