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們還在調侃著,趙永水等人已經從車內下來。和左鄰右舍的鄉親們打了招呼,趙永水再邀請司機到家裡歇會。
司機跟著趙永水一家進了院子,村民們圍著吉普車看了許久,才帶著羨慕的神情各自散去。
司機坐在屋中和趙永水聊著天,方淑芬和孩子們趕緊做了午飯。
吃過飯,司機喝了兩杯茶就要告辭。方淑芬又忙著拿來一些紅薯粉、棒子麵等農產品,務必請司機收下。
站在院門口,看著司機開車離去,一家人回到屋中,又是感慨趙永水的這次突然發病。
“幸好沒彆的什麼事,這個手術做得好!”方淑芬紅著眼圈說。
既然確認自己沒彆的問題,趙永水就催促兒子們快去各自忙乎。
兒子們見父親現已無恙,都放心地去到各自的“戰場”。
趙永水剛要眯瞪一會兒,好家夥,村裡的人們接連來看望,像是走馬燈一般。
村長李德發、小隊長何必達這樣的重要人物不提,就連魏屠戶,甚至是原來打過架的馮家人,都前來探望。
仿佛過了一把當領導人的癮,趙永水雖然覺得疲憊,但心裡很是歡喜:如此看來,自己在大家夥的眼中、心裡,還是很重要的,還是很有人緣的。
這話肯定不假。作為鄉裡鄉親,一人有難八方支援,這是應該的,也是世代就居住在一起的人們,理應做到的。
鄉親們或者拎著兩瓶水果罐頭,或者拎著二斤白麵,小隊長何必達甚至還拎著一隻老母雞,說是大補,非要方淑芬收下。
彆人的情可以先欠著,但是何必達送來的老母雞太貴重,這份情需要立即還。
方淑芬讓四兒子趙德跑去供銷社買來兩瓶酒,讓何必達帶回去。
鄉親們噓寒問暖後各自離去,一家人重新聚在一起,尤其是老二趙強、老四趙德,還是對於父親的突然病發,感到心有餘悸。
得到及時治療,即便是良性的,大家也都是慶幸不已。
趙永水對於自己病發時的恐懼,以及得到救治後的釋然,隻覺得幸運與災厄就在一轉眼之間,就像是撲克牌的那樣,一麵是鮮活,一麵是冷漠。
真切感受到了生命的寶貴,趙家人在關注身體健康的同時,對於擁有的幾個事業,更是充滿了熱情。
自家掙到錢,為明年開春蓋小樓籌備錢款是一方麵。另外重要的,就是按照協議、合同,要上交村裡、鄉裡一部分利潤。
這筆錢,除了上繳國庫之外,就是由村裡分給村民一些。
村民們得到一些白麵或者是布料,也有錢款分到個人手裡。對此,鄉親們當然表示開心,再對趙永水一家更是敬佩。
因為他們是被老百姓看在眼中,勤勤懇懇、苦巴苦掖著乾出來的。
這樣的錢不是大風刮來的,不是偷來的搶來的,又還遵守誠信,不弄虛作假地拿出部分利潤來。
再有,趙永水累病了住院做手術,這是人儘皆知的事情。所以,趙家人怎麼會不得到村民們的敬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