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祝賀小女兒趙玥考取縣一中,趙永水再說起了沙場、采石場、林場、雞場等事業。
一切都好,都如意。
隨後,大家再祝賀趙玥順利升學,並考取了縣裡最好的學校。
趙玥道謝了家人的祝賀、祝福,趙德想了想,再認真地說:“一中很好,可是學生們之間的相互比拚,也很激烈。而且,一中是需要住宿的。”
“好了,先吃飯。”想到小女兒要住宿,就會長時間地離開家人,趙永水沉悶地說了一聲。
隨後,他把左手拿著的饅頭放進嘴裡咬了一口,再用右手拿著的筷子去夾肉片燒茄子。
一家人吃了飯,趙剛說著“我先去沙場看看,再到老村長家裡‘取取經’”,就站起了身。
現在的沙場、采石場、雞場、林場,都已經做好了值班的班次。值班的人員,也從最早清一色的“趙家班”,轉為了前來“義務勞動”的村民們,輪換著值守。
方淑芬緊走幾步,對大兒子低聲說:“你這裡再忙,也不要冷落了人家周芳。”
嘿嘿地笑了笑,趙剛說著“不會”,就帶著難為情的大紅臉,快步走出了家門。
人間情感豐富,除了男女之情,還有親情。
飯後,收拾了碗筷,方淑芬拉著趙玥的手,似乎她馬上就要去住校一樣,再不舍得鬆開。
永樂村距離永樂縣的距離,隻有不到三十裡地,其實不算遠。可那時的交通不是很方便,隻有一個小時左右才會有一趟的短途車。而且,這種車在下午五點以後,也就不再行駛了。
自行車,還不是家家都有。即便有,家裡人也不放心孩子騎車那麼遠的。
這是因為省級公路中,儘是各種貨車來往。紅綠燈和執勤的交警也不多,家長們擔心會發生交通意外,也是很正常的心理。
彆說趙玥一個小姑娘,就是老三趙義、老四趙德,也都是住校。每周五的傍晚,他們才會花上幾毛錢車費,回到永樂村裡。
趙永水看著妻子隻是拉著小女兒嘮叨不停,就催促她給趙玥準備住校所需的棉被和床單被罩枕巾等,以及女孩子需要的特殊用品。
趙玥笑著說“用上這些都還早呐”,方淑芬卻說“提前準備好,的確到時候不慌張”。說完,她就起身去找棉花套。
到西屋的板櫃處,她一手舉著沉重的板櫃頂蓋,一手翻弄著裡麵的衣物。舉得累了,她喊了一聲:“永水,幫我一下。”
趙永水連忙從炕邊站起來,快步走去幫忙。
趙德見父母不在,就繼續叮囑小妹,去到縣裡上學的注意事項。兄妹倆說著,老二趙強就帶著老三趙義,去雞場那邊巡看去了。
“我的意思是說,這世上,除了親情之外,還有朋友之情、同學之誼。”趙德說完,眉頭不禁皺在一起,“可是,這些都是需要培養的。就那上中學來說,同學們當然會儘可能相處融洽。可是,大家還是會在學習中,產生明裡暗裡地相互比較。”
這樣的狀況,以簡單的詞彙進行總結的話,那就是:競爭。
無處不在的競爭,有自然界的弱肉強食,有人們交往中對於從長相、身高,一直到個人修養以及家庭環境的諸多比較。
這些比較,實際上就是人們心底裡的那種競爭意識。
競爭用到積極的方麵,就會使物種優勝劣汰;人們會不斷敦促自己,向更好的目標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