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想要儘可能節省來之不易的飯費,學校方的飯菜供給,其實也是量大、價低。
對於學生的飯菜及費用管理,校方做得很標準,是遵照縣裡教育局的規定,由學校的食堂大師傅們製作的。
主食:饅頭,二分錢;米飯二兩,三分錢;有油鹽的大餅,二兩五分錢。
菜:醋溜土豆絲,三分錢;胡蘿卜炒白菜,五分錢;西紅柿炒茄子,八分錢;肉片炒萵筍,一毛二分錢。
小菜:醬豆腐,一分錢一塊;鹹菜,一分錢一小碟。
湯:無論是見不到油腥的白菜湯,還是撈不到紫菜雞蛋的紫菜雞蛋湯,都是免費的。
為了避免浪費的情況發生,食堂內的大喇叭裡,不時傳出食堂管理人員的提示:“珍惜每一粒糧食,就是珍惜自己家人的辛勤勞動;珍惜每一粒糧食,就是珍惜自己的人生……”
除了這樣的口頭教育之外,還有麵容嚴厲的老師和執勤學生,在食堂內來回走動巡視。
這是午飯,晚飯大致如此。
早飯,油餅是二分錢;豆漿一分錢一舀子——大致是倒滿一個瓷碗的量。;米粥,二分錢。
無論是白豆漿還是米粥,想要加糖的話,再加一分錢
趙玥並不缺錢,但也知道在吃飽吃好的前提下儘量省錢。因為沒有多久,同學們就大致知道了她家裡的狀況:村裡致富帶頭人。
頂著這樣的光環,趙玥更要小心做人做事,以免被更多的人,由羨慕轉為嫉妒、恨。
雖然不能完全避免這樣的情況,但她淡定的生活態度,也使得許多同學對她暗讚。
趙玥淡定,李莉肯定是做不到的。買貴菜舍不得,買便宜菜心裡又委屈,但也沒有彆的辦法。
她看著食堂的玻璃櫥窗內的幾個菜盆,還是指著醋溜白菜、醋溜土豆絲這樣的菜後,再把飯票遞進窗口,交給收款的管理員。
更多時候,她隻打半份菜,或者乾脆就買一塊醬豆腐或者一小碟鹹菜。然後,她再買個饅頭,就算是一頓正餐。
每到這時,趙玥總是笑著說“我今天買的菜多吃不了”,就分給她一些。
開始,李莉還能紅著臉接受。後來,她就有意無意地避開與趙玥共進午餐或者晚餐,轉為自己悄悄地去買飯。
對於李莉的悄然疏遠,趙玥隻能報以無奈:這是現實社會中,無法避免的事情。
人以類聚、物以群分。這句話應該是用到人的品質上,可在現實中,難免會有真實地區隔。
在吃飯的時候,李莉就此儘量疏遠趙玥。而趙玥,為了不使得李莉尷尬,也隻好接受她這樣的舉動。
吃飯產生了距離,李莉不想在學習上落後。她知道,學習好,首要的是上課聽講的質量,就如其他成績好的學生那樣,兩隻眼睛隨時緊盯著老師,仔細捕捉著老師話裡的每一個詞彙。
科學來說,人的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候,不會超過十五分鐘。老師自然也大致明白,教室內的學生們,長時間聽自己滔滔不絕地講課會有疲憊感產生。
因此,優秀的老師會偶爾說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但又不是教材教案上寫好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