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了!”方淑芬擔心丈夫說出什麼不合時宜的話,趕緊拍板確定。
“值了!”趙永水開心地重複一遍,就笑著說,“回頭把舊被子的棉花重新彈一下,被子都做新的!新樓,我們住進來也都是全新的!”
“好!”一家人都附和著說。
走到一樓,方淑芬打量一下客廳兼餐廳,忍不住說:“沒安灶台,沼氣做飯乾淨是乾淨,可是不如柴鍋做出來的好吃。”
大家又是一陣說笑,趙永水勸慰著:“我的夫人呐——要真想吃燒柴做的飯菜,咱現在還有西套房呢,就在那裡做!”
嗯,一切都解決,沒有絲毫遺憾。
大家都很滿意,準備挑選個黃道吉日,立刻搬進去居住。
“還不行。”趙玥連忙阻止。
家人見她說得嚴肅,都覺得奇怪:現在天氣寒冷,一家人擠在西套房裡,既寒冷又不方便。而搬進新樓裡,有小鍋爐燒煤供應“土暖氣”。住著又舒服又乾淨,難道不好嗎?
趙玥解釋著說:新樓房當然好,可是剛蓋好的房子會有甲醛等有毒氣體排放,應該通風一段時間才好。
“可是,長時間沒人去住,冬天天冷,屋裡的水泥不容易完全乾燥的。”趙永水遲疑著說。
“可以低溫供暖。”趙玥繼續說著,“這樣,水泥在合適的溫度裡乾燥,那些有毒氣體也就排出去了。”
嗯,很好。
大家掐指一算,等到小樓裡的有毒氣體排放得差不多,也就到了春節。到那時,全家人住進乾乾淨淨、暖暖和和的新樓裡過大年,吃得香、住得美!
暫時先不能入住,但大家並不是什麼都不做。
趙永水把所有的棉花被裡收集起來,送到彈棉花匠那裡重新彈好。
方淑芬除了給家裡人做飯之餘,就是坐在炕上做被子。
趙剛、趙強,在工作之餘去縣城采買木床。趙永水夫婦一時還是舍不得離開大炕,這可怎麼辦?
找來木匠師傅,在二層的臥室量好尺寸,做個假炕——就是尺寸巨大的木床。
那幾個大板櫃,與新樓房的形製實在不搭配了。但是趙永水夫婦對於老物件有點戀舊,這怎麼辦呢?
好說,多餘的就先留在西套房,新樓房的儲物室裡,也擺上一個,看著可以懷舊,或者是“憶苦思甜”用。
農具,比如摟草的耙子、除草的鋤頭、鐵鍬等,在院子裡蓋好一個半敞開式的儲物室,專門存放這些農具。
豬圈、雞窩、菜園子呢?這是農家人暫時不能割舍的。
都挪到西套房去!
這邊新樓房是麵向未來的;西套房那邊的院子,是念舊的。
趙永水夫婦和老大趙剛、老二趙強忙乎著,老三趙義、老四趙德,以及趙玥,就還是安心學習。
趙剛負責村長的事務很忙,但也有其他乾部輔助處理;
沙場、采石場等事業,由老二趙強負責具體事務,也有村乾部,包括在他們的指導下的村民們,進行輔助管理。
燒雞店,元旦前的生意就很好。
1983年元旦後,即將迎來新春佳節。
越是春節這樣的節日,燒雞店的生意就越好。十裡八村的人們,為了過節自家吃或者是走親戚送禮,都排著前來購買。
天氣很冷,大家購買的熱情卻持續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