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是這些嫩弱的麥苗,會一直帶給人們無限的希望。它們會在合適的溫度到來時,在春天中迅速地茁壯成長。
“該來就來了。”方淑芬語氣平淡,暗含著美好的期望。
趙剛開著車,感慨地稅:“大姐為家裡吃了不少苦,我們兄弟們,也都感謝她。”
孩子們彼此關愛,作為父母自然是欣慰。
在小巷口下了車,趙永水叮囑趙剛安全駕駛後,就和妻子回到家中。
趙霞已經給村裡原來的老師、同學們拜了年,也剛坐在客廳裡喝口茶。
趙永水夫婦再詢問她羅大剛的個人情況,趙霞雖然害羞,但也要認真回答。
今年二十歲的羅大剛,是部隊裡的連級乾部。他基礎文化差一些,但因此更對專業知識不斷加深學習。
“嗯,文化差一些,人好就好。”趙永水說,“你看,我不也是小學畢業嗎?這不對你媽,對你們都很好嗎?”
“也要加強。”方淑芬笑著對趙永水說,“你還用說嗎?讀張報紙,還要經常問孩子們生字。”
趙永水難堪地笑著,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他也說要去上軍校,可是信心不足。”趙霞笑過之後,再補充著說。
聽到這話,趙永水夫婦雖然不懂軍校裡學習的內容,也都隔空鼓勵起羅大剛來。
“應該去。”趙永水點頭說著。
為避免令自己害羞的這場問話繼續,趙霞問母親:“小妹她們都去鎮上的燒雞店了,等下我也去。”
方淑芬剛說“你就在家歇著吧”,就聽到院門口傳來一聲問話:“永水在嗎?”
“是老村長李德發來了。”趙永水說完,趕緊起身向外走去。
“開始新的一撥拜年啦。”趙霞低聲笑著說完,隨即起身,“我還是去鎮上幫忙吧。”
走到院子裡,她對李德發說:“李伯伯過年好!”
“好!咱們趙霞更好!”李德發回應著說。
趙霞正要推著自行車走出去,卻又有人在院外喊著:“趙霞在嗎?”
這喊聲聽起來不是很熟悉,趙永水夫婦略有詫異。
趙霞快步走出去一看,是郵遞員騎著郵政的自行車,在院外等候。
“電報!”說完,他就把一個本子遞了過來。
簽了字,趙霞再從他手裡接過來電報。
內容很簡單:初四上午到。
郵遞員重新戴好棉手套,騎上自行車離去。趙霞說了“謝謝”後,看著他的身影遠去。
方淑芬走來問:“怎麼了?是誰來的電報?”
雖然這句問話有點明知故問,但她還是把暗帶喜悅的眼神,看向大女兒。
“喏。”趙霞說著,就把手裡的電報單遞在母親眼前,“初四上午到。”
仔細看了好幾遍,方淑芬再追問:“肯定能到嗎?”
聽了母親的話,趙霞不禁笑了起來。
“問你話,笑什麼啊!”方淑芬埋怨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