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達呢”麵料,淺咖色的一套小翻領女士西服,穿著挺括,襯托著人更精神!
周芳決定做出,就穿上這套西裝。女伴幫著給她左胸前的外衣上,彆好了一朵大紅絹花,以示她新娘子的身份。
站在大衣櫃的鏡子前麵照一照,周芳覺得很滿意:嗯,很棒。
可是,怎麼看著大卷花頭有點亂呢?
“是不是沒看習慣啊?”周芳不禁笑了起來。
“不是,不是。”美發師拿著一個小鐵罐,迅速走近。
“閉上眼睛。”
這句話是說給新娘子聽的,美發師自己,肯定是整著眼睛的。
“呲呲”幾聲之後,這位女美發師,就迅速地用滾梳調整著周芳頭上的卷花。
“再看看怎麼樣?”美發師拉著周芳,重新站在穿衣鏡前,“怎麼樣?都固定住了吧?放心!八級風也吹不亂了!”
這話肯定是誇張,但發膠定型的效果,也的確是毋庸置疑的。
隨後,就是女方開始忙著把陪嫁的物品整理好。
趙剛和周芳已經商量好:二人的婚事,一切儘可能簡化。
可是再簡化,有的程序也還是要走,有的禮數也還是要保持。
至於流行的“三轉一響”,既然兩家並不缺錢,這個也不算太奢侈,就還是要有的。
三轉:“永久”牌自行車;“蜜蜂”牌縫紉機;“滬市”牌手表;
一響:按說應該是收音機。可是兩家現在都有好幾台收音機了,怎麼辦?
趙剛對於這個沒有猶豫——為了給老丈人、丈母娘解悶,買了一台17吋的黑白電視機。
這個“三轉一響”是男方送的,女方呢?
也簡單。幾床大花棉被;幾套被單、枕套。這都是必須的。
準備了一輛“鳳凰牌”女士自行車之後,周全禮和妻子孟秋紅商量:現在兩家都不缺吃不缺穿,趙家又是蓋了小樓,還有幾個事業。
嫁妝買點什麼好呢?
乾脆,咱也買上“三轉一響”,陪嫁回去!
這個主意說出來,趙剛和周芳趕緊拒絕:“趙家都有了,不要浪費這個錢。現在日子好過了,反而應該更簡單。”
那就隻好這樣。再買一些日常用品,比如臉盆、暖壺、化妝品,隨著新娘子帶走。
幾樣嫁妝準備好,太陽已經升起了兩三丈高。
猛然間,鼓樂聲從遠處隱隱地傳來。
這是趙家來迎親了!周芳立即緊張得有些微顫。
“這是喜事啊!”女伴們紛紛笑著勸說。
聚在周家的女方親屬們,紛紛站到院門口等候。好幾個孩子最為興奮——等著領男方給的紅包!
那輛天藍色的130小貨車,作為迎親隊伍的引導車。
車頭掛著紅色綢帶製作的大紅花,兩道紅色綢帶再分出來掛在後麵車廂板上。
車廂裡坐著的是請來的鼓樂隊,從嗩呐到胡琴,一應俱全——完全是中式的。
看向小貨車的後麵,女方親友們不禁連連稱讚:趙家並不缺錢,趙剛又是村長。但趙剛和親友們前來迎親,都是騎著自行車來的。
這個迎親的自行車隊到了新娘家門外,就各自把車子支好。
趙剛穿著一身深藍色的中山裝,左胸前也佩戴著一朵紅絹花,作為他新郎身份的標識。
在親友們的簇擁下,他走到新娘家的門口。
還沒說話,趙剛就見到女方的親屬有人大聲笑問:“你這是乾什麼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