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愛吃餃子,不僅因為它味美可口,更因為這種飯食容易做好。
一家人忙碌了沒多久,身邊的蓋簾上,就已站好了一排排白胖的餃子。
這天吃了餃子,過年呢?繼續吃!
先彆急,做好準備就好。大年三十的晚上,酒菜齊備,一家人在1號院的北屋聚餐。
烈酒不喝,那就喝點“嘉賓”牌香檳酒和橙汁飲料。
大家舉起酒杯,正要說些祝福的話,就聽到院門被拍響。
“我去看看。”趙玥放下杯子,小跑著到了院門處。
“誰呀?”她邊走邊問。
“是我,鄭曉春。”
這聲音傳來,趙玥不禁暗笑:就說是拜年,也沒有這麼早就來的。
打開院門,鄭曉春頭戴棉軍帽、身穿棉軍大衣,精神利索地站在門口。
“趙玥同學,你好!”鄭曉春身子站得板正,大聲說著。
“曉春哥哥好。”趙玥隻好回應。
見他仍然站在原地,她連忙勸讓:“來一起吃飯吧。”
“好!”鄭曉春也不客氣,抬腿邁過門檻就走進了院子,“我聽你大姐說了,趙叔叔和方阿姨都來了。正好,嗬嗬。”
正好什麼?正好來拜年,還是正好吃餃子?
趙玥心裡暗笑著,卻聽鄭曉春繼續說:“正好給他們提前拜年,這又趕上吃餃子。”
不是親近的人,沒有大年三十就走動的。鄭曉春這是毫不見外,把自己當作了一家人。
倒也對,趙永水夫婦對這個少年,哦不,是對這個已經二十一歲的年輕人,很有好感。
見鄭曉春走進屋來,趙永水立刻招呼著他坐在身邊:“曉春,叔叔謝謝你來拜年。”
趙玥又是暗笑:鄭曉春還沒說拜年話呢,您就主動道謝了。
鄭曉春把軍帽、大衣脫在一邊,就趕緊重新起身。
此時,部隊已經換了新軍服——由原來的紅五星、紅領章的軍服,改為了大簷帽和帶有肩章的上裝。
雖然有了肩章,但還沒有佩戴軍銜,而隻是標識軍種的一枚軍徽。
對趙永水夫婦敬了個禮後,鄭曉春大聲說:“鄭曉春給趙叔叔、方阿姨,提前拜年了!”
“謝謝曉春!”趙永水開心地大聲說著,“快坐下啊!這裡又沒有你那個厲害的班長!”
聽著他打趣的話,鄭曉春嘿嘿地笑著坐下,大家多少了解一些內情,也都大笑起來。
因為鄭曉春的加入,這個年夜飯的氣氛,更加熱烈起來。
一邊說笑,趙永水一邊詢問鄭曉春在軍校的學習狀況。
“還能跟得上。”鄭曉春囫圇著吃了一個餃子後說。
接著,他仔細想了想,再對趙永水說:“趙叔叔,我離畢業還有兩年!”
“嗯,真好!”趙永水舉起香檳酒杯。
鄭曉春連忙端起酒杯回應:“我還要繼續努力。”
見他如此謙虛,趙玥簡直以為是看到了另外一個人。
肯定不會錯,鄭曉春還是鄭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