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線人終於得到情報了。”
安知真將打印好的材料放在桌上,她還專門準備了三份,一人一份可供閱讀。
“終於……”
拿起這份材料的時候,岑冬生心生感慨。
能否捕獵下一頭“魔”,關係到他體內特等咒禁的完整性,可謂重中之重。
在這個時代,快人一步就是快人無數步。
這事兒就算有重生者的記憶都沒法幫上忙,因為他可記不得這年頭哪裡有“魔”出入。
那些會影響時代與世界局勢的重大事件他能記住,那些他親自經曆過的靈異事件他能記住,但剩下的大部分案例,除非是專門記錄檔案的研究員,否則壓根不會了解。
現在的他,隻能依靠知真姐的關係網。
“是誰找到的?”
“我之前有說過,我專門成立了一個團隊,用來搜集和整理這方麵的材料,包括政府的人,新聞社的人,咒禁師,民間偵探,和網絡媒體人。”
雖然知真姐回答的時候語氣輕描淡寫,但要聚集起這一幫五湖四海各行各業的人來,顯然不是一件容易事。
儘管《天魁權首》在收攏勢力方麵堪稱無往而不利,但安知真盤子鋪得很大,光是岑冬生知道的,就有好幾個項目處於在並行狀態。
包括好幾家實驗室,以及官方與民間的合作機構——被稱為“超自然應對工作委員會”的組織,亦在緊鑼密鼓地建立之中。
順便一提,這個組織便是後來“中華禁師協會”的原型。
在這種情況下,安知真還是將這件事的重要性放在了首要位置。
“謝謝你能上心。”
“和我客氣什麼。”知真姐笑了起來,“何況不止是你,我對這個新發現也很期待。”
這是實話。能看得出來,此刻高興的不止是他,安知真一樣心情愉快。
主要是這件事滿足了未來哲人王的求知欲。
如果不是岑冬生的提醒,她或許要浪費好長一段時間,才能對鬼怪的分類有所掌握;到那個時候,某些在她眼中有著寶貴研究價值的“材料”,可能已經不複存在了。
在三人之中,唯一全然不知情,顯得有些局外人的,就隻剩下伊清顏了。
“……‘魔’是什麼?”
少女拿起材料翻看了幾頁,眼中有一絲困惑閃過。
岑冬生替她解釋起來。
“你知道,我之前也和你普及過,那些非人的超自然存在,分為‘鬼魂’和‘妖怪’兩種吧?”
“嗯,所以才統稱為鬼怪。”
伊清顏微微頷首。
“其實拋開這二者,這世上還有一類數量更稀缺的超自然存在,很難說是鬼魂還是妖怪,它們是這二者其一,有可能是兼具二者,甚至有可能是在傳聞流變中自然而然、憑空形成的。”
“‘魔’之中的大部分還往往有民間崇拜和原始信仰,放在古代就屬於淫祀之神一類。”
“此外,還有那些咒禁失控的咒禁師,他們的這種狀態被稱為‘入魔’,會變的不人不鬼,最後也屬於‘魔’的一種。”
伊清顏歪著腦袋思忖片刻後,說道。
“鬼魂是人死後變成的,妖怪是動植物成精,而魔就是剩下那些不好分類的怪物,對吧?”
“可以這麼理解。”
岑冬生說。
也正因為“魔”的種類相對稀有,它們的實能力相比起其它同類似乎更強勁,也更詭異;並且,其背後隱藏的東西也會更特彆。
當然,對他而言,隻是為了補全咒禁的一環。
“先來看看資料吧。”
*
就在天海市的郊區,有一座被稱為石樓山的地方,早些年是爬山愛好者們的聖地,每到春秋時節,就會有市民們蜂擁來此。
聽說當地政府想借助這個機會發展一下旅遊經濟,修建步行道和景區,結果不知為何受到了當地村民們的強烈排斥,便不了了之。
後來,石樓山發生了好幾起怪事,時而就有遊客和爬山者失蹤的消息。
聽說最嚴重的一次,有一整支爬山隊伍,男女包括五人,全都人間蒸發。救援隊搜查了三天三夜都未能發現他們的下落。
有的說是他們不慎跌落懸崖,有的說是被山上的野獸吃了。
從此之後,石樓山上開始有了種種靈異傳聞,爬山的人夜晚在山上搭帳篷留宿,結果聽到了巨大的聲音,他出去一看,發現一頭在林中蹣跚前進的身影,龐大如山怪,他躲在帳篷裡大氣都不敢出,等天一亮趕忙跑下了山;
也有人在獨自爬山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陌生人,與他一起同行,中途卻被對方誤導到了彆的地方,差點迷路,而那個人則無緣無故地突然消失。幸好救援隊來得及時,否則就要餓死在荒郊野嶺裡……
漸漸的,在這樣的消息傳播開來後,爬山愛好者們來得少了,倒是有靈異愛好者時常會過來采風。
“隻看這些記錄,和最近幾年發生的事情,和‘魔’未必能扯上關係……”
岑冬生心想。
但他知道
,知真姐不會無的放矢。
放在最上麵的材料,記錄了最近幾年發生在石樓山上的變故,隻是個引子。
下麵的,則是對石樓山的過去,及其附近村莊聚落曆史的一段描述。
“石樓山上的村莊,過去叫作石溝村……當地村民們,崇拜著山神……過去有過祭祀的傳統,後來慢慢斷絕了。”
隻有這麼一小段粗略的描述。至於這個“山神”為何,資料上並沒有詳細說明。
之後是一起發生在1970年的野獸傷人事件,當地猴災盛行,時常有村民被抓傷撓傷,莊稼受害。本地的石溝村生產大隊組織起了一支殺猴小隊,人人帶著獵槍上山,結果這些村民全都失蹤了。直到八十年代的“社改鄉”後,再有人上山,才在林子深處發現了疑似是這些人的白骨,遺骸受破壞嚴重,幾乎無法拚湊起一具完整的屍骸。
除此以外,岑冬生還看到了一段記錄,是古文上的記載,不知道是虛構的還是傳聞記錄,名為《山魈》。
所謂的“山魈”,是中國神話傳說中是山裡的獨腳鬼怪,乃是山中的怪物一種,《抱樸子·登涉》裡說山精形如小兒,獨足向後,夜喜犯人,名曰“魈”。
隨著各種傳聞的揉雜,山魈在民間傳說中的形象,漸漸演變成了身長體黑,力大無窮的怪物,它可以跑的比豹子還快,可徒手撕裂虎豹,乃是山中霸王,且壽命非常長。
“其曾祖肄業於南山柳溝寺……乃拂榻陳臥具,扃扉就枕……萬籟俱寂,忽聞風聲隆隆,山門豁然作響……一大鬼鞠躬塞入,突立榻前……張巨口如盆……遽拔而斫之,中腹,作石缶聲……啟扉檢照,見有爪痕如箕,五指著處皆穿……”
岑冬生細讀一遍,大概看懂究竟在講什麼了。這篇古文某人的曾祖曾經在山中寺院裡呆過一段時間,某天夜裡突然聽到山中風聲大作,隨後有一頭體型龐大的鬼怪闖入屋子裡,這人用佩刀砍中,對方卻毫發無傷,直到其他人趕到才僥幸活了下來。
“這個山魈……難道就是村民們崇拜的山神?”
伊清顏一邊翻閱資料,一邊試著自己思考,提出問題。
“這就很難說了,古人的記載不知是真是假。”
岑冬生說。
“但我認為可能是真的,既然傳說中山魈的壽命極長,又有刀槍不入的身體,在荒山野嶺的村莊裡稱王稱霸,被人們當做神來崇拜……並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