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他小心拆下那絹布,與其他人一起看了裡麵的內容。
然而這一看,就把他們又給驚著了。
原來這竟是一封匿名彈劾信。
而且,這信的主人還是個狠角兒——居然敢彈劾太子司徒騫!
說他濫用私權,利誘臣子、舉子與其私下交易春闈中舉名額。他自己還洋洋自得的提前挑選太子門生,疑有不公之嫌……
有膽小的同僚還沒看完就撒開了手,憂心忡忡道:“葉大人,要不,我們把這信燒了吧。”
“是啊葉大人,就當我等沒見過這東西。如今正是多事之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啊。”
但也有人堅守職責,堅定道:“依據律法,我禦史台可風聞奏事。既然我等看見了,又怎能當做沒看見呢?”
“是啊,這豈非是辜負了聖恩?”
“……”
那廂諸位還在吵鬨爭執,葉正弘卻突然將那封信折好收起,轉身命人研磨鋪紙,隻是稍加思索片刻,便提筆開寫了。
“正弘兄,你這是……”眾人驚詫。
葉正弘身板端正,低頭寫個不停:“我隻是在做我該做的事罷了。”
那匿名信言語簡潔、邏輯清晰,不像是瞎胡謅所寫就。再者,那人還在末尾意味深長地暗示說,若不及時查個清楚,等那些蛀蟲草包上了殿試,再去到各處地方上任職,鬨出些冤假錯案、賬目不清、貪墨害民等事情的話……可就滑天下之大稽了。
到時候,丟的不僅是司徒騫、老皇帝的臉,也會讓所有朝堂臣子顏麵無光,備受詬病。
葉正弘是寒門出身,寒窗苦讀十幾載,又勤勉謹慎走了許久的路,才到了如今這個位置。
——臣惟願,朝堂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天下太平。
這話是他說過的,也是那匿名劄子末尾的結語。
雖然看得出,那人對他事先做了些了解,此舉也是故意而為之。
但他身正不怕影子斜,也不怕彆人拿他借刀殺人。
況且事關民生大事,唯有再三警惕才對得起頭上這頂烏紗帽啊。
若政治都不清明,那又何來百姓安居樂業,何來天下太平?
……
皇宮。
葉正弘的彈劾劄子一經上來,老皇帝就又被氣得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