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年儒生抓住機會, 靠過來問道:“宋先生年紀輕輕,便名滿天下, 叫我等實在佩服。為何先生不入仕科舉呢?”
宋問道:“人各有誌,宋某胸無大誌嘛。”
另一名儒生走過來道:“先生真是謙虛了。先生的舉措, 惠及天下,早有結識之心, 隻是苦於沒有機會。”
某人搭腔道:“先生是無意功名吧?誌在桃李天下, 效仿孔孟先師。”
雲深的學子不禁笑出來。負手一副與有榮焉的笑容。
自己的先生被人誇讚,還是很驕傲的。
一時間人都開始往宋問那邊靠攏。
一白須老儒生問道:“這位是?”
儒生介紹道:“這就是宋問宋先生。”
宋問朝他一揖。
老者撚須:“請問宋君表字為何?”
宋問:“姓宋名問字宋問。”
眾人愣了愣:“啊?”
宋問搖著扇子道:“說明我表裡如一,內外兼修啊。”
眾人:“……”
儒生反應過來,笑道:“宋兄真是風趣。”
眾人給麵子的輕笑。
這邊其樂融融, 國子監生徒站在一旁, 便顯得有些落寞。
不過今年的雲深, 並不比國子監差太多。
一位宋問,太傅親孫, 大將軍嫡子。再加上禦史台公子。得罪他們,那是大不應該的。
太學博士看在眼裡,站在一旁,默默歎了口氣。
除卻雲深,誰最受懷疑?那自然是太學學子。
要說真才實學他們的確……略有心虛。
可此次他們真是運氣上佳,在科舉開考前, 押中考題,才有本次的發揮超常。
失了這個機會,他們心中很是痛惜。
他們是相信自己學生的, 是以更為憤恨那幾位舞弊導致本次加試的考生。
他們這裡說話不久,唐清遠來了。不僅唐清遠來了,連唐贄也來了。
看來此事確實重大。
眾生立馬分開站位,跪下行禮。
唐贄坐到台上寬椅上,拂袖道:“平身。”
眾人謝恩起身,唐清遠站到一側。
唐贄朝下俯視,點頭道:“真是後生可畏啊。看我國子監生徒,今年的進士及第者,都是如此年紀輕輕。當年王侍郎十七歲及第的時候,滿朝皆驚。今年的門生,亦不遜色。”
宋問搖頭晃腦的點了點。
國子監國子監的。怕就是你們國子監的人,要讓你失望了。
人人都將矛頭指向雲深,不知道雲深有你宋先生嗎?嗯?
“此次請諸位考生來,想必緣由已有所知曉。我大梁試行科舉之製,旨在選賢舉能,任用賢明。叫學有所成,成有所用。容不得小人無視國法,弄虛作假。”唐贄一手按在膝蓋上,脊背微佝,淡淡說道:“諸位考生,若是己身清白,自不必擔心。今日來此,既是得了考官青睞,是我天子門生。加試一場,不過是再做考核,儘管細心作答便是。”
眾考生齊齊應聲。
唐贄偏過頭道:“不如,太子,就由你來出題吧。”
這出完題,還是考,考完還要閱卷,閱卷完了,還要比對平時的課業。時間肯定不多。
眾儒生還以為要多說幾句,沒想到直接出題了。竟然一時有些緊張。
禮部官員出列,指引考生入座。宋問與太學博士,及眾官員一起,站到一側。
唐清遠領命,略做思考。
眼神在眾考生之中飄過,最後落在宋問身上,停住。頷首輕笑道:“諸生請聽題:平當以經明《禹貢》,使行河論。1”
宋問眉毛一挑,痛惜的看向孟為。
或許拜謁的禮,真的是都白送了,他這次白考了。
唐清遠這題出的有點偏,孟為若是沒看過,倒不足為奇。怕他審不懂題,那一切都是白搭。
《禹貢》,即《尚書》。平當是個人名。此題選自《漢書·雋疏於薛平彭傳》。說平當此人,飽讀經書,自然也包括《禹貢》。於是便將他派去視察黃河了。
以此事做文章。
希望他們不要想太多,直接從題麵去理解問題。
——因為經明《禹貢》,所以使行河。
——所以,人要多讀書。
破題的確就是這樣的。
至於題目中的平當,不知道就不知道吧。論點找對,總不至於寫得太難看。可以含糊的點一點,也可以瞎編一下,或許能糊弄住呢?
為何要出這樣的題,感受到方才唐清遠看她的眼神,宋問猜想,或許是先前詩會,她說的論題。
那論題確實太驚世駭俗,她不過就是為了噱頭隨口說的。感情唐清遠還記著呢?
宋問望天。
禮部官員出來,開始分發答卷。
宋問舉起手道:“小民有一事想報。”
唐贄輕飄飄的瞥向她:“有何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