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第 13 章(2 / 2)

穆檀眉拜彆一塵不染的院規石,尋著老者的講學聲步入內院。

內院中庭豎立著一座石像,並非彆處常見的孔聖像,而是倉頡造字的形象。

倉頡像周遭圍種著四君子花草,再往外則是無數張書案,一圈圈向外依次擺開。

院中早已坐滿了學生,簇擁著居中的一張老木樁案,和靠在案邊專心講學的鶴發教諭,對有人進來渾然不覺。

穆檀眉已經見怪不怪,她視線所及,果真發現在坐之人上到古稀老叟,下至蒙童孺子,比比皆是,人群中更摻坐著幾位年齡不一的女子,眾人亦是一副習以為常的模樣。

她不禁苦笑了下,暗道明明是理所應當之景,自己竟然被同化的大驚小怪起來了。

不一會兒,孫教諭講聲一停,院子裡立時響起了琅琅讀書聲,穆檀眉受氛圍所感,尋了個空位坐下,還不等掏出紙筆,突然聽見教諭叫她。

孫教諭早就留意到了這個文弱的生麵孔,一捋短須忽地點道:“式微式微,胡不歸?是何出處啊?最末座的女學生你來答。”

穆檀眉第一反應覺得他捋須的動作莫名熟悉,轉念又想,沒想到她在古代還體驗了一把老師點名,雙腿卻不受控製地站了起來。

好在問題十分簡單,她下意識道:“回先生,此句出自《詩經》中的《國風·邶風·式微》一篇。”

她不想冠上加冠,因此隻是言簡意賅回應了夫子問題,並未多嘴解釋含義。

孫教諭看她鎮定自若,對詩經內容信口拈來,不禁微微驚訝,多留意了兩眼。

莫非知府所提的人,就是她?

孫教諭頓時有了猜測,他身為本次縣試的副考官,早已從上官乾封府知府口中,得知了這個獨此一份的考生,隻是沒想到他們提前在此遇見了。

幾息之後,孫教諭壓下了眼底的探究,微微滿意地頷首,示意她坐下,隨後繼續講起了學。

許是顧及聽講學生的學識進度不統一,孫教諭未講什麼深奧內容,不過他乃通儒達士,口中一字一句皆是由表及裡,淺顯易懂。

待日頭西斜,近日講學課畢,穆檀眉隨著人群出了書院,猶覺得收獲匪淺。

許多曾經不曾留意的基礎,經此點播補足了短板,變得格外紮實,她與尋常讀書人不同,幼時家墅中的夫子認定她是女子無需科考,又是來陪讀的假小姐,因此不敢敷衍陸晚嬌,卻時常對她視而不見,還是後來陸晚嬌日益長大知事,才發現了此事,大吵大鬨一場迫使陸頂雲換了新人。

這般三日下來,穆檀眉自覺進步神速,她同眾人一起行過謝師禮,一路緊趕慢趕,踩著點兒在禮房落鎖前抵達。

縣衙比青州府衙要小上兩圈,報名處的禮房更顯得逼仄擠人了。

胥吏正要下值,忽然聽到急匆匆的腳步跑來,頭也不抬的不耐煩道:“怎麼又來遲了一個,也是要報名縣試的吧?說吧,姓名籍貫,還有可帶著浮票了?”

廳內少女聲脆生生地答道:“帶了,還帶了識認官印結,勞您一並核對。”

那胥吏正待核對信息後,為來人簽署擔保印結,聞聲險些三魂嚇出了七竅。

開什麼玩笑?怎麼是個女的!

他傻愣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