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第九章(2 / 2)

聽我[校園] 山有扶月 4230 字 7個月前

“你是在想著冤家路窄,還是這麼倒黴,居然又栽到了我的手上?”

可時硯景的臉上卻沒有絲毫波瀾,或許是因為這些話他早就聽過千百次,麻木不堪,許久,他才開口點名這次來的目的:

“你跟蹤她,想得到什麼?”

“我就知道能用阮唐釣出你。”聞言誇張地大笑,他站起身,往前走了兩步,眼裡滿是打量,“時硯景,咱們認識這麼多年,我可從沒有像今天這樣,見過你對什麼人事物上過心。”

聞愈毫不遮掩自己的惡意,歪著頭,是思索的語氣:

“你總是這麼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當初我可沒少想辦法,想在你身上看到我想看到的場景。”

時硯景目不斜視,像座雕塑。

“看,就是你現在這副樣子,看誰都毫無波瀾。”聞愈的笑意漸淺,眼底的不屑與厭惡儘數湧出,“可你一個殘廢,就該爛在泥裡。”

“你還記得嗎?當年在我手裡,載得有多慘。”

川門鎮是屬於兗市的一個極其平凡的小鎮,可就是這樣的地方等級最分明:隻認錢、隻認權。

孤兒院出身、又天生耳障的時硯景自然處在最底層,而聞愈,則是“有錢又有權”的那一批。

他們的矛盾,源自某次市裡捐助給孤兒院的錢。時硯景所在的那個孤兒院幾乎有一半都是殘障兒童,所以幾乎每年都會有熱心捐助,但路途遙遠、加上層層剝削,以往每一次的捐助和補貼到孤兒院裡時,都所剩無幾。

那一年,時硯景剛剛十歲,那時的他早已經是鎮上出了名的“神童”,加上他殘障的身份,孤兒院申請補助也比之前容易了,加上時硯景參加了幾次少兒比賽都取得第一,有熱心團體不時捐助,更有一次,一位匿名熱心慈善者捐助了整整一百萬。

對川門鎮而言幾乎是個爆炸性消息。

院長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時間就熱淚盈眶,這一百萬不僅可以給院裡的殘障孩子們支付如助聽器之類的費用,還能給一些更嚴重的、需要手術的孩子支付手術費。

而這甚至還是在做了心理準備、被層層剝削後到院裡的錢。

可沒想到的是,當鎮長喜氣洋洋地帶著記者來拍了一堆作秀照片、最後送走人之後,遞到院長的那張卡裡麵,隻有五萬塊。

得知餘額的院長在第二天就衝到了鎮長辦公室,那時院裡有個下半身完全癱瘓的孩子急需手術費,五萬塊根本不夠,她懇求鎮長,說自己可以不需要一百萬、但五萬塊錢真的不夠,甚至不惜當場下跪。

鎮長卻隻像打發叫花子一般、輕飄飄地丟給院長一百塊錢現金,還讓他學會“做人”,不然川門鎮的孤兒院就會因為“經營不當”而宣告關閉。

後麵的話幾乎已經是威脅。

院長失魂落魄地回到自己房間裡,小時硯景在她房間裡看書,精神趨於奔潰狀態的院長沒忍住、當場爆發了起來。

聽完所有的時硯景沉思了許久,然後輕輕拍著院長老師的肩膀,說,他有辦法。

後來,走投無路的院長聽從了時硯景的辦法。她們避開川門鎮的路子,直接聯係到了某次來專門采訪過時硯景、作出了一篇《孤兒院裡的天才神童》報道的女記者,過程雖然有些曲折,但好在,那份由小時硯景親自整理書寫的求助文章,在女作者頂住上頭壓力的情況下麵世。

文章在網絡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在巨大的輿論影響下,貪汙調查組不日便到達了川門鎮,調查、定案,川門鎮鎮長連帶著所有小嘍囉都被一擼到底、蹲了大牢,川門鎮迎來了一波大清洗。

那一百萬連帶著從前所有缺失的錢,都回到了孤兒院的身上,還有許多網絡熱心人士捐助。

錢到賬的那一天,院長老師抱著時硯景嚎啕大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