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嫂如母》全本免費閱讀
二丫和二山走進布店。
“二位裡麵請,是要買布嗎?粗布細布啊?”一個年約十五六的夥計並沒有因為二丫她們穿得寒酸而怠慢,熱情的招呼著。
“我想做冬衣,粗棉布和細棉布都多少錢一尺啊?”二丫看著櫃台上的幾匹粗棉布,以青色藍色黑色為主。
這個朝代布的顏色還是挺多的,但有很多顏色平民老百姓是不可以用的,比如黃色,紫色,綠色都不能用,老百姓多用青色,藍色,暗紅色,褐色和黑色。
“這樣的粗棉布兩文錢一尺,這個細棉布三文錢一尺,這些都是平時賣得好的,您看看要多少?”夥計一邊給二丫展示一邊問道。
“棉花呢?多少錢一斤?”
“棉花新的十八文一斤,店裡還有點陳棉花,便宜十三文就行。”夥計一邊說一邊給二丫看兩包棉花。
一包雪白蓬鬆,一包微黃色。二丫把陳棉花拿過來聞了聞,有一點點黴味,又捏了捏,蓬鬆度還行,可能這棉花儲存的地方有點潮濕,回去曬曬就行。
“能便宜一點嗎?我家孩子多,便宜點我就多買一些,就不去貨比三家了。”二丫開始講價。
“您要是買的多我就問問掌櫃的,您看,大約多少尺啊?”夥計聽了知道是誠心買布的,更加熱情了。
二丫算了算,大山個高得九尺,二山六尺,三兒五尺,小山四尺就夠,一共二十四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