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不想去的話,要不我們去旅遊?”
初行舟又提了一個建議,讓白與今選擇,反正隻要小孩開心就行,他離家近,什麼時候都能回去,他爸媽不會和自己計較的。
“不用不用。”白與今趕緊拒絕,過年出去旅遊,這是她不敢想的。
再說,初行舟的爸媽就兩個兒子,小兒子還在國外,她要是和初行舟去旅遊了,家裡就剩一對孤寡老人了,有點不太合適。
“我和你回家過年吧,真的不會打擾嗎?你爸媽……會不會覺得奇怪啊?我不回自己家過年,卻跟著你回去過年。”
白與今直接把自己心裡的想法問了出來,現在的她,和以前最大的改變就是,有事情學會拿到台麵上來和初行舟商量,不是隻會憋在心裡了。
“他們什麼都不會問的,你要是一起回去,多熱鬨啊,他們肯定特彆開心,不信,我現在就打電話和他們說。”
初行舟怕白與今不信,說著就要起身就拿電話。
“我信我信,看你一手的麵粉,彆去了。”
初行舟在網上學了餛飩的包法,非要給白與今做手工餛飩吃,頭一晚就把肉餡弄好了,在冰箱裡冷藏了一夜,說這樣做出來的餛飩特彆Q彈。
一大早又準備了玉米粒、皮蛋,包了兩種口味的。
初行舟還不嫌棄麻煩,自己在家和麵、擀皮,弄得像模像樣。
白與今要幫忙,還被初行舟多次拒絕,最後好不容易混了個一起包餛飩的活。
現在他們倆坐在餐桌前,一起包著餛飩聊著天,就像新婚不久的小夫妻一樣,彆提有多甜蜜了。
初行舟都要起身了,被白與今製止了,又乖乖坐回位置,等吃完飯再和他爸媽說也來得及,初行舟在心裡這麼想。
“你家過年,有什麼固定的流程或規矩嗎?”
白與今小心翼翼地問,白力勝每年過年的規矩可多了,什麼要開一夜的燈、幾點放鞭炮、幾點吃餃子、哪天不能掃地等等。
白與今想,要是去初行舟家過年的話,先要把人家的規矩搞明白了,彆到時候踩雷或出糗,大過年的,彆搞得大家不開心。
“啊?什麼規矩?”初行舟被問得有點懵,“三十晚上吃餃子,看春晚,大年初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