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黑麥草的戰略價值!(2 / 2)

宅在隨身世界 明漸 4198 字 11個月前

“我們的黑麥麵品質不是最好,但至少能拿到及格。”

“而且這些黑麥才生長了18天,沒有完全成熟,也沒有經過自然晾曬,這些也是會對麵粉的品質產生影響的,我們這鍋黑麥麵太倉促了,有點夾生飯的感覺,如果是用完全熟透的、晾曬徹底的黑麥做成的黑麥麵,我覺得至少能拿70分。”

鄭安紛紛說道。

李國楊、吳教授聽的紛紛點頭,這些都是實在話,十分在理,也給他們增加了幾分信心。

“這麼說來,就算不能把黑麥粉當成高檔麵粉賣,但賣出跟普通麵粉一樣的價格,絕對不成問題!”

李國楊說道,心思開始轉動起來,話說超市裡的普通麵粉是多少錢一斤來著,3塊還是5塊?就按3塊算吧!乘以每畝70公斤的乾麵粉產量,也就是單季每畝產值420元。

但是黑麥它一年能種15茬,乘以420……每畝一年的效益是6300元。

又以這座大棚每年上千萬的維持成本算,由此似乎得出一個結論:種黑麥草死路一條。

不過!

黑麥草的莖稈,還可作為牛羊的優質飼料,用於畜牧業領域的發展,且畝產優質飼料近6000公斤。

這是水稻、小麥等傳統農作物所不具有的重大優勢,也能帶來額外的、不可忽視的經濟效益。

假設每公斤的黑麥草莖稈,價值為03元,每季價值便為1800元。

乘以15,在畜牧業竟能創造27000元的收益……是黑麥本身的四倍還多。

另外在黑麥的基礎之上,可以研發出黑麥茶、烘焙出營養更好的黑麥麵包、製作較為稀奇的黑麥方便麵……可衍生出的高附加值產品很多。

但不管再怎麼折騰,就算種黑麥草的每畝年收益達到4萬元,隻要是把它種在高科技密封式大棚內,最終都會得出“種黑麥草死路一條”的結論。

“徐明,黑麥草好是好,但能不能把它種在外麵?種在不需要大棚的土地上?如果隻能把它種在大棚裡的話,就算是它潛力再大,也沒有將它產業化的可能。”

老楊不得不問道,如果不能把黑麥草種在露天戶外環境,它的巨大價值根本不能得到體現。

“我不知道,我沒試過。”

徐明搖頭說道:“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它暫時隻能適應低溫的生長環境,溫度太高不行,你可以去找一些年平均氣溫不高的地方,承包一些土地,做戶外種植實驗,或者培育出耐高溫的品質,讓它在各個地區都能種,如果是這樣的話,它的巨大價值才能發揮出來。”

“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李國楊點了點頭道:“這個高科技大棚的黑麥,我會不斷輪種下去,但後麵的那些黑麥,我要作為種子囤積起來,作為專門的種子培育基地。”

“另外我再派人或者親自去承包一些寒帶地區的土地,國內國外都去,承包個幾百萬畝!以黑麥在糧食和畜牧業領域的雙重戰略價值,農牧結合,就算在戶外環境它每年隻能成熟五六季,也能帶來每畝上萬元的淨收益,絕對穩賺不賠!”

考慮到寒帶地區,隻有高海拔地帶與靠近極地地帶才有,他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就是:一部分的土地,讓人去國內的藏西高原承包,價格應該不貴;另外,親自帶隊去北方的毛熊國一趟,在地廣人稀的遠東西伯利亞平原,承包一大片的土地,專門拿來種黑麥草。

這些年毛熊國一直在大力推行遠東大開發戰略,扶持力度很大,許多肥沃土地甚至免費贈送,五年免稅,但積極響應的人一直不多,效果不太顯著。

如果他去毛熊國遠東一趟的話,不用花多少錢,便能承包大片大片的土地。

不過當下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夏季,手上的黑麥種子不夠多,籌集資金也需要時間,他打算在8月份後展開行動,並爭取在年內,打造出一個龐大的必定會影響全世界的“黑麥草王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