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今天就有人在這裡賣那些瓶瓶罐罐的老物件,還有人蹲在那裡打著手電筒仔細看。
李言誠隻是掃了眼就走了,他對這些東西不感興趣,主要也還是不懂。
魂穿過來後他也想過是不是應該學學辨認,也算是給自己找個興趣,或者乾脆說管它真假,有多少收多少,反正他有地方放,這東西現在也便宜,收十件哪怕隻有一件是真的,將來也能賺個盆滿缽滿。
可上次過來他打聽了一下,這玩意現在也不便宜,隻是相比幾十年以後賣出去的價格確實便宜,但如果要以這個年代的物價來說,就是正常價格,人家那些賣的人並不是棒槌啥都不懂。
他上次問的那個瓷碗,賣的人說是什麼明朝的,到底是不是他也不認識,反正要價三十。
聽的李言誠直咧嘴,按這個價格算的話,他那點錢根本就買不了幾個,這要是運氣不好全買的都是民國期間仿製的,那可真就虧死了。
於是乎,收購老物件的大業還沒開始就不得不胎死腹中了。
不過並不是說放棄了,而是他準備通過其他渠道弄這些東西,比如說……無本生意。
之所以會有這種想法,是因為星期天在胡同裡聊天時,他聽隔壁院子街道辦段副主任說,那些紅袖套不知道在哪裡又弄了一批老物件,就在老紙箱廠倉庫堆著呢。
打算等到下半年和其他街道辦的一起拉走銷毀。
這樣的話,他是不是能……
不管真假,想辦法全部收起來再說。
當然啦,他也給自己的行為找了個合理的解釋,那就是不忍心看到那些東西就這樣被破壞,那可都是曆史啊,將來他隻賺一點點保管費和辛苦費就好,其他的都捐出去。
能不能成還不一定呢,這也隻是他暫時的想法而已。
咦我去,竟然還有賣花生的。
看著那人腳下放著的布袋裡露出來的花生米,李言誠眼都快直了。
真沒想到,都過完年一個半月了,竟然還能看到花生。
這年頭,花生和瓜子都是按年品嘗的,一年一回,就是春節前才限量供應一點。
每到年根,居委會從街道辦領來票,上門按戶發,每戶每年半斤,兩樣加一起半斤,從建國十六年開始改為每個人供應半斤花生和二兩瓜子,算是多了一點。
比起那三年真的是已經好多了,要知道,最困難的時候,是有下正兒八經的行政命令,要求各級部門的招待宴不準出現花生的。
“咋賣呢?”
“一斤一塊,我這裡是十斤稍微多點,全部要了十塊錢。”
他說的這個價格李言誠沒多大反應,不過賣花生這人他倒是聽出來是誰了。
這老小子雖然包的嚴實,隻露出了兩隻眼睛,還刻意壓低嗓音,但在他跟前買過不止一次糧的李言誠還是一下就聽出來了。
這人是東單那邊那家糧油門市部的,好家夥,這花生該不會是他順出來的吧,膽子也忒大了。
十斤花生米,一般人根本就不可能弄的到,就算是外邊飯店,過去要十次炒花生米,都有六七次買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