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瞧著宋衛國那副顯擺模樣,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轉身對一旁的技術員吩咐道。
“好的,院長!”
小張應了一聲,隨即上車,發動引擎。伴隨著一陣輕微的發動機轟鳴聲,車子迅速朝著車間疾馳而去。
隨著轎車的離去,周圍的工人與技術人員也紛紛散去,各自朝著車間走去,三三兩兩之間仍在熱烈議論著方才院長開車的場景。
周天則帶著眾人來到辦公室。待眾人紛紛落座,周天這才將目光投向宋衛國。
“衛國,這段時間,汽車廠的進度如何了?”
眼看著汽車零件生產線已然製造出了幾條,再有兩三個月的時間,後續幾條生產線恐怕也將完工。此刻,也是時候過問一下汽車廠的整體進度了。畢竟,總不能生產線已然製造出來,可汽車廠的落成卻遙遙無期吧。
“院長,如今汽車廠的進度不慢,但距離建成預估還需三個月的時間!”
宋衛國聽到周天的詢問,立刻神色一正,認真彙報道。
“三個月,那還算不錯,還算來得及!”
聽聞隻需三個月,周天頓時鬆了一口氣。這般進度,不得不說,已經不算慢了。
緊接著,周天又詳細詢問了宋衛國家電廠、機床廠、工程機械廠以及電子廠的生產進度。相較尚未完全建成的汽車廠而言,這四個廠子的生產進展均較為順利。
先說機床廠,此月機床產量將近三千台,這一數字已然堪比去年兩個多月的總產量。
能夠達成這般產能,除了張元昌本人確實有管理才能外,也與工人的操作熟練度密切相關。
畢竟,相較於家電廠,機床廠工人的培訓時長早已超過半年,產能提升也在情理之中。
至於家電廠,或許是因任務緊迫,又或許是得益於研究院抽調一批技術員對工人展開培訓,總之,其產能雖不像機床廠那般大幅增長,可這個月也近乎增長了三分之一。
這一數字看似增幅不大,然而無論是周天還是張明智等人,都感到很滿意。這表明,當初他們所製定的策略已然初見成效。
電子廠如今生產的二極管、三極管以及晶體管,除了供應給家電廠之外,其餘都銷往四九城的各個電子廠與實驗室,產品銷路根本無需擔憂,其產能足以滿足家電廠的使用需求。
最後則是工程機械廠,這個月著實給了周天一個意外之喜。不僅超額完成了上級交付的任務,還接到了眾多來自各個礦山的訂單,其中以煤礦與鐵礦的訂單數量居多。
各地修路隊的訂單數量也不是一個小數字。
同樣還有農機廠,不過由於農機廠在四九城,所以由張明智彙報,農機廠可以說是五個分廠周天最不重視的一個,當然說是不重視,也是比起電子廠、機床廠而言。
但周天自己卻是很清楚,農機廠其實應該是對國內影響最大的一個廠子。
畢竟俗話說的好,民以食為天,而我國說白了,這個年代還是一個農業大國,無論工業如何發展,農業始終必須放在首位。
如果說去年是農機廠爆發的一年,那麼今天則是農機廠徹底騰飛的一年,光是這個月,農機廠的各種農機除了國家任務外,農業部和周邊農村的訂單就足以讓農機廠的利潤堪比去年三個月。
聽完眾人的彙報,無論是周天還是老薑等人,都是滿心歡喜。雖說他們平日並不怎麼具體過問這些事務,可畢竟同屬研究院一員,唯有研究院蒸蒸日上,他們方能隨之受益,水漲船高。
除了幾個分廠的事宜,宋衛國又向周天彙報了家屬樓以及區政府周邊設施的建設進度。
待全部彙報完畢,時間也是到了下午五點,眼看下班的時間就要到了。
在送彆眾人相繼離去之後,周天也收拾起了背包,打算回去。
畢竟,他已然離家一個多月了,如今好不容易完成了最為棘手的幾條汽車零件生產線,他自是歸心似箭,渴望回家看上一眼。倘若再不回去,說不定家中那三個小家夥都快要不認得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