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一雪前恥的機會(1 / 2)

“怕倒談不上,隻是有些不太習慣。”

周天坦然說出自己當下的感受。

在他的理念裡,科學家專注於研究工作便好,其餘事務不過是細枝末節。

出名?對他而言,那更像是一種累贅。畢竟“槍打出頭鳥”,他深知國內仍潛伏著不少間諜與敵特,這種拋頭露麵之事自然是越少越好,如此方能確保自身安全。

“你這小子,年紀輕輕,想法卻如此與眾不同。罷了,若你實在不願,便留在車上吧。”

謝元昌本欲勸說幾句,可一想到周天在國家工業領域的卓越貢獻,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隻是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隨後從另一側車門下車。

謝元昌下車後,周圍警衛迅速圍攏,形成嚴密保護。

歐陽明華與溫書記趕忙上前,熱情地與謝元昌握手寒暄。

接下來的流程,恰似周天此前參加過的竣工典禮那般。

數千響鞭炮齊鳴,在眾人的圍觀簇擁下,謝元昌登上簡易演講台。

暢談著國內工業的發展現狀,深入剖析國際汽車市場的廣闊前景,並對汽車廠寄予了深切的期望與美好的展望。

其話語慷慨激昂,著實令在場眾人熱血沸騰,哪怕周天在車裡,依舊聽的豪氣頓生。

隨後,歐陽明華與溫書記也相繼發言,相比謝元昌的發言而言,他們更多著於宛平郊區的發展與規劃。

緊接著,記者們便迫不及待地展開提問,麵對一個個問題,謝元昌應對自如,能解答的絕不回避,儘顯沉穩與睿智。

直至典禮儀式結束,時間已悄然來到下午兩點。

隨後,吃過飯後,周天帶著三人開始參觀起了四個分廠,其中無論是機床廠、工程機械廠還是家電廠,都給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那機床廠和工家電廠廠門口那綿綿不絕的運輸卡車,更是讓三人第一次明顯的感受到了兩個分廠的潛力。

相比謝元昌來說,歐陽明華和溫書記都是第一次看到這種情況,心裡更是對研究院

不過來到了電子廠,看著電子廠那處處展示出的高科技,三人都是忍不住震驚了許久。

尤其是晶體管的製作,更是讓三人看的目瞪口呆,雖然看不懂,可是並不妨礙三人對於電子廠的驚歎。

直到參觀完,謝元昌才再次對周天的奇思妙想再次歎服起來,要說在機床上,工程機械和家電的設計上,他對周天在機械上的天賦還覺得有所理解的話,那麼這次在電子工業上,他對周天那天馬行空天賦徹底拜服了。

實在是這些東西對他而言,比起機械上更加難以讓人理解,哪怕有周天在一旁詳細講解,不懂依舊是不懂。

無論是二極管、三極管、晶體管從無到有的生產流程,還是精煉車間中矽晶材料那令人匪夷所思的生長過程,他都能看到他與當下不少科研學者的區彆。

那就是敢想敢做,甚至在科學的道路上,他都要比一般的科學家要想更遠。

有時候,他真的想切開他的腦子,看看他的腦子與彆人腦子的區彆,實在是其中的差距有些太大了。

歐陽明華與溫書記依舊沉浸在那超乎想象的場景之中,久久無法自拔,儘管他們對社會主義信念堅定,但這般高科技產業仍極大地衝擊了他們對科學的固有認知。

“小天,這電子廠著實讓我們大開眼界!”

走出電子廠,謝元昌回想起剛才的所見所聞,仍不禁發出由衷的讚歎。稍作沉思後,他話鋒一轉,問道:“不過,你當真認為電子產業會在未來引領世界變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