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老者詢問,周天立刻將研究院打算重組的事情一一說了出來,並且最後也提出了一個要求道:“首長,研究院要是按照這樣重組的話,那麼需要的人才不少,所以首長您看?”
周天話還未說完,老者就搖了搖頭阻止了他接下來的話,笑道:“我就說你小子怎麼會來找我彙報工作,原來是來打秋風來了!”
不過沉思了一下,老者還是看向他道:“小天,你也知道國家人才緊缺,尤其是最近幾年隨著你們研究院所研發的車床不斷升級改造,所需要的人才更多,說實話,你要是需要一些學術方麵的人才,我還是能支援你一點,可是理工人才,你就不要想了!”
或許老者也感覺這樣說,有些對不起這小子,便又開口道:“你不是打算重組研究院嗎?我可是知道你們研究院建立了職業學校,這樣吧,我和
“至於你們研究院重組的事情,我也答應了,隻是人才需要你們研究院自己去培養,有沒有問題?”
“沒有,首長!”
周天本來對於向上麵要人才的事情都已經習慣了,雖然人才並沒有要到,可是有了這兩個好處也不錯,最起碼,以後他不用擔心研究院因為亂七八糟事情而煩心。
“好,這才是我們新時代年輕該有的樣子!”
接著老者又問了一些研究院以後發展的事情,這才簽了字放他離開。
直到出了大內,周天這才忍不住擦拭了一把額頭上的冷汗,雖然剛才在老者麵前,他的表現並無不妥,可是隻有他自己知道剛才他有多緊張。
回到研究院,周天立刻將幾位副院長召集起來,宣布了重組研究院的命令。
隨後幾天,研究院就開始按照著周天的規劃,開始一步步完善起來,尤其是隨著昌平郊區所建的職業學校被納入中考計劃之中,本來邀請的並不順利的一些老師紛紛也轉變了態度,開始答應了研究院的邀請。
機械職業學校的完善也進一步加快起來。
行政管理部門、科研部門、對外聯絡部門、對接工程部門、人員培訓部門和後勤部門,也在快速的抽調人手一一組建起來。
其中行政管理部門組建的最快,尤其是周天的院長管理室,更是聚集了不少各個分廠和研究院選拔上來的人才,而六個副院長的管理室也都是大差不差,屬於最先組建起來的部門。
其次便是科研部門,本來在當初周天就為了偷懶而培養出了一批技術精湛的技術員,現在過了幾年,培養出來的人才自然更多,因此,七個研究所的建立也是有條不紊。
經過商議,最終薑龍負責了機床的繼續研究與升級。
常偉軍則負責了工程與采礦機械的研究與後續升級。
鄭天華則是負責了農機的研究與升級。
其實當初周天更想讓他負責家電的研究與升級,可是鄭天華卻是推脫了,畢竟對於鄭天華來說,他覺得農機才是當下國內最需要大力推廣的一種機械。
至於電子的研究與後續升級周天則是選擇了吳磊,張敏則是負責家電的研究與後續升級。
畢竟整個研究院中,若說對電子領域研究最深的,也隻有這兩人了。
汽車的研究和升級最後選來選去,周天也隻能從以前那些專家裡選了一個名叫洛明的人來負責。
說起洛明,就不得不提當初研究院多次去機械部申請人才,最後機械部給了他一個選擇,最終他隻選了十幾個人才,其中洛明就是其中最優秀的一個,而且還是曾經留學白頭鷹,學的是汽車製造與設計。
其中無論是當初在製造轎車,還是在製造公交車的時候,洛明都表現出了很專業的素養,這也是為何周天最終選擇對方的原因。
隨著各個研究所的組建陸續完成,後麵的對外聯絡部門,周天則交給了吳秀波,對接工程部則交給了同樣是十幾個人才中的錢閔,錢閔雖然在專業上並不突出,可卻是一個協調能力很強的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