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薑龍三人都是機械領域的大拿,可是卻也有各種不同的特長,其中薑龍更加傾向於機械領域的機床設計,常偉軍和鄭天華,一個則是傾向於軍用領域,一個則是傾向於材料領域。
至於說腦海虛擬空間裡的十個領域技術,他也隻能問一下三人的選擇了。
其餘七人,隨著周天這幾天的觀察,他又定下來幾人,吳磊、候昌全、關山,秋明和歐陽倩。
除去吳磊外,這四人都是當初機械部支援研究院的專家人才,十幾人中,他最終選擇了這四人。
吳磊是他專門培養出來的電子人才,這個不用說,無論是從家庭背景還是從自身立場上,都是比較符合他對於綁定人員的要求。
候昌全是上次機械部派來的十幾個專家之中機電領域專家,曾經留學於白頭鷹的著名麻省理工大學,學的就是機電。
關山則是上次上麵派來的化工專家,曾就讀於老大哥的莫斯科大學,也是一個難得的人才,否則的話,領導也不會將他給派了過來。
秋明卻是與其他幾人都不同,傳聞祖上曾經是禦醫,不僅有一手祖傳的醫術,甚至在西醫上的造詣也是很不凡,隻不過因為家庭出身的原因被很多醫院給排斥,最終周天冒著風險將其留下。
歐陽倩卻是一個地理氣象學家,這個並不是周天邀請的,而是她自己的選擇分配到了研究院!。
之所以選擇這四人,並不是在所有專家裡,他們的學識最高,正好相反,這四人比起機械部派來的十幾名專家裡,他們的學識其實並不算什麼。
可是周天卻是在四人平時的種種表現中,能夠感受到他們最強烈的愛國熱情,這才是他所最看中的。
畢竟在他看來,一個人的學識高低無所謂,隻要是愛國,這才是一個合格的科學家,否則的話,就算是其取得的成就再高,也無可取之處。
雖然說科學無國界,可是科學家卻是有國界。
決定下人員名單後,周天打算明天就和領導申請在研究院成立六個新的研究所,因為涉及到材料領域,機電領域、化工領域、基因領域,氣象領域和電子領域,很多研究設備都需要提前準備,這些設備也不是他一個小小的研究所能夠提供的,這需要國家的幫助。
想到便做,他立刻再次拿出一份白紙,開始寫起了研究所的申請書,可是剛寫完六個研究所的申請書後,他總覺得還是有些不夠,想了一會兒,他又增加了農業領域和航天領域研究所的申請,
雖然這個他覺得上麵並不一定會同意,可萬一呢。
將八個研究所的申請書寫完,周天終於鬆了一口氣,低頭看了一下時間,發現時間竟然已經到了五點,可是整個研究院還是一片寧靜,這讓他一時間很不適應。
也不知道現在分廠那裡分房的大會是否已經結束,本來他有心打電話去問一下,可是想想宋衛國可能還在忙,便也熄了這個心。
伸了一個懶腰,他便起身,拿起背包下了樓,開上吉普車向著家裡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