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周天一大早就奔赴研究院,隨後徑直駕駛著汽車駛向工程機械廠。
從前段時間接到遼東吳全的報喜電話,已然過去了三天。
經初步估算,他之前設計的那套合成氨設備,每月的硝銨產量可達一萬噸左右,化肥總產量約為一萬三千噸。
這一產量相較於先前的合成氨設備,近乎實現了三倍的飛躍,就這還是有不少的進步空間,想到當初吳全在電話裡那激動,欣喜若狂的笑聲,他就嘴角不由微微一揚。
實際上,對於自己精心設計的這套合成氨設備,周天心中有數。
三倍的產量僅僅是初步預估,按照他的設計構想,若工人們能夠熟練掌握設備的操作流程,將設備性能發揮到極致,產量提升至五倍並非遙不可及。
倘若能夠批量製造多套此類設備,達成年產千萬噸化肥的目標,也並非天方夜譚。
可惜他將這個數據彙報了上去,不知為何上麵遲遲沒有回應,不過為了以防萬一,他還是讓工程機械廠生產了五套,就是不知道三天過去了,董成將任務完成的如何了。
汽車沿著道路一路疾馳,向著工程機械廠的方向飛奔而去。
或許得益於研究院各個分廠的蓬勃發展,整個昌平郊區早已不見往昔塵土飛揚、一片荒蕪的景象。公路兩旁,整齊地栽種著一排排柳樹,微風拂過,柳枝搖曳,仿佛是大自然為這片土地裝點的綠色絲帶。
與初來之時相比,整個昌平郊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樓房小區的建設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從小區到集市,再到周邊的街道,都已鋪設上了平整的水泥路,徹底告彆了昔日泥濘不堪的土路。
街道兩旁,路燈整齊排列,高大的楊樹鬱鬱蔥蔥。放眼望去,整個郊區的小區、廠區、街道以及公路上,密密麻麻的樹木隨處可見,在綠化方麵,昌平郊區甚至已經走在了眾多工廠的前列。
街道布局規整有序,一排排房屋錯落有致,建築風格獨具匠心。
此時此刻的昌平郊區,在周天的眼裡,宛如八十年代的一座繁華縣城。
無數工人家屬漫步在街道上,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顯然是對這裡的生活很是滿意。
“首長,這兒可真繁華啊!”
開車的楊武,目光不時地掃過車窗外的街道,眼中滿是羨慕之色,忍不住讚歎道。
雖說他在周天身邊已經待了一段時間,但此前從未陪同首長來過昌平郊區分廠。
此前,他就聽研究生院的工人和技術員提及分廠變化巨大,可親眼所見時,還是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
“確實還不錯,不過也並非沒有缺陷。”
周天望著窗外那高聳入雲的高樓大廈,以及街道上整齊排列的路燈和隨風飄舞的楊柳,心中湧起一陣欣慰之情。然而,當他的目光投向遠處的山頭和仍在建設中的家屬樓時,他隻能心裡告訴自己,他所要走的路還很長。
不到四十分鐘,汽車穩穩地停在了一座嶄新的大門前。
大門之上,幾個燙金大字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大門口,五名保衛科的戰士身姿挺拔地站立著,他們身後背著長槍,槍上的刺刀閃爍著凜冽的寒光,
周天剛從吉普車上緩緩下來,就見一名身著中山裝、麵容英挺的中年人急匆匆的從廠內走出,身後還跟著幾個熟悉的身影。
“院長,您怎麼來了也不提前通知一聲啊?要不是保衛科的戰士們認得您的車,我恐怕都還蒙在鼓裡呢!”董成一邊說著,一邊帶領身後的一眾廠領導快步迎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