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原本因為政策原因停滯下來的磚瓦廠和水泥廠的大量農民,當得知了他們不僅不會被辭退,反而得到了工人編製的時候,每一個人都忍不住大聲的歡呼起來。
就連一些有些惴惴不安的家屬,也是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畢竟當初他們在知道,因為雇傭他們工作的幾個分廠領導被上麵的領導給責罵了一頓後,都在擔心自己是不是要失業了。
他們本身是農民,沒有啥一技之長,也是因為聽說進城打工賺得多,所以才來了昌平區,誰想到,正好趕上政策的原因,導致不少的農民被大批量的遣返。
他們以為自己也躲不過去,可誰想他們竟然迎來了命運的轉轉。
“大家讓一讓!”
這天,在距離昌平郊區邊緣不遠的一處略顯狹窄的山上,幾千座臨時搭建的木屋淩亂地矗立著,這裡便是磚瓦廠和水泥廠的農民們臨時的棲息之所。
幾個身著街道辦製服的工作人員,一邊艱難地前行,一邊對著兩旁正在洗衣服的家屬們喊道。
此地緊鄰山坡,腳下皆是土路,加之房屋密密麻麻地挨在一起,本就狹窄的街道更顯逼仄。不少家屬在門口洗衣,使得道路泥濘愈發難行。
“你們是誰?”
一眾正在洗衣服的婦女看著這幾個人,不由大膽的問道。
“大嬸,我們是街道辦的人,這不是上麵已經決定將水泥廠和磚瓦廠劃入研究院了嘛,你們的男人也就成了正式工,所以需要你們家裡的男人進行登記一下!”
“這樣好讓我們街道辦統計人數,同時也好給你們分發戶口本和糧本嗎?”
一個街道辦明顯是領導的女同誌對著其中提問的那個大嬸溫和的說道。
“戶口本、糧本?”
隨著街道辦女同誌此話一出,這些婦女的臉上霎時露出了驚喜與擔憂,驚喜的是,要是他們的男人真的成了城市戶口,以後她們的生活無疑就要好過許多。
擔心的則是怕是自己出現了幻聽。
“這位同誌,你說的是真的,真的登記了,我們就成為城裡人了?”
一個婦女不由用身上的衣服擦了擦手,站起來懷疑的問道。
“當然是真的了,想必你們的男人也知道這件事,難道他們沒和你們說嗎?”
“說了說了,就是俺們不敢相信!”
另一個婦女瞬間激動的說道,當初她們在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也曾幻想過,可到底在事實沒有落地之前,她們還是心裡不踏實。
“說了就好,那現在大家各自回去通知自家的男人,凡是磚瓦廠和水泥廠的上過工的全部過來登記,同誌,我們借用一下您的屋子,您看可以嗎?”
女同誌先是對著一眾大嬸吩咐道,然後才看向其中就近一個大嬸問道。
“可以,怎麼不可以,俺們歡迎還來不及呢,幾位同誌您請!”
大嬸立刻站了起來,將門口的盆給端起來,熱情的歡迎道,至於周圍的大嬸聽到街道辦的同誌這麼說,紛紛也不顧不得管正在洗的衣服,各自向著自己家裡跑去。
不一會兒,一眾得到消息的男男女女便朝著大嬸的屋子走去。
幾個街道辦的工作人員走進大嬸的屋子,隻見這木屋麵積狹小,僅有十幾平米。屋內擺著兩張用木板搭建的簡易床,一張破舊不堪的桌子,一個水盆和一個熱水壺。
窗戶是用一張張報紙糊起來的,屋內光線昏暗,彌漫著潮濕的氣息,這讓進來的工作人員們麵麵相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