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研係統有多難?沒有人比陸恒更清楚了,一直到陸恒前世重生那會,自研係統也還在路上。
對現在的人來說,幾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高管裡麵有很多並非程序員出身,不了解其中難度。
陸恒視線從所有人臉上掃過,看到李盈的表情,笑道:“李總,你是軟硬件方麵的專家,要不先由你為大家講解一下,咱們自研係統,會遇到哪些難題吧。”
李盈大學隻讀了三年,卻拿到三個學位,分彆是經濟、計算機、電子工程。
從她的工作履曆來看這十年選擇的工作方向,其實是經濟。
但學霸的世界自然和普通人不同,李盈一直在關注各行各業,尤其是大學時期學習的幾個專業,她很清楚當前軟硬件發展。
既然陸恒讓她說,她就不客氣了,在她看來,陸恒的自研計劃,真的很難成功。
李盈也站起身,不需要任何準備便能侃侃而談。
“要說手機係統,那繞不開IoS和安卓,這兩個係統其實都是從2007年開始起步的,那年蘋果推出了ioS係統的智能手機iphone,1年後,穀歌和htc也推出了全球首款安卓手機htcdrea(t-obileG1)。”
“從推出之際,兩種操作係統就走上了不同的路徑:ioS依靠蘋果的軟件開發能力與iphone的硬件支持,建立了閉源係統;與之相反,安卓係統則走向了開源、靈活的另一條路徑。”
“發布後的第二年,ioS開始加入蘋果商店,吸引開發者開發應用,穀歌也隨後推出類似的應用arketpce。”
“此時正逢智能手機剛剛興起,ioS與安卓兩大係統的出現搶占最好的“黃金時刻”。尤其安卓係統,由於穀歌當時還隻做軟件,其開源的屬性讓硬件廠商放下了很多被他人控製的擔憂,積極加入安卓係統的使用之中。”
張旭浩舉手表示想要提問,李盈微微點頭。
“李總,你的意思是,我們如果要自研係統,也要考慮是開源和閉源,兩條路線選一條嗎?”張旭浩問。
李盈搖搖頭道:“沒那麼簡單,我們自研係統,首先考慮的是基於什麼內核,不管是IoS還是安卓,它們的內核,其實都是UNIx內核的二次開發,而UNIx大家應該聽說過,這是開源的係統...。”
“UNIx與LINUx內核都已經非常成熟,如果想重新開發內核需要花費巨大的精力和費用,陸總說的自研係統,應該也是基於UNIx研發吧?”
陸恒沒開口,李盈繼續介紹。
“操作係統的開發一大難點就是內核,在LINUx的基礎上,內核也有諸多模塊需要開發,不僅需要處理算法,也要考慮到軟件的架構設計、可擴展性等,此外,操作係統還需要一整套知識體係框架、編程接口、編程語言等基礎設施,以區彆於安卓和ioS係統獲得知識產權保護。”
“操作係統成功的重點還在於能否搭建起一個能夠連接軟件開發者、芯片企業、終端企業、運營商等產業鏈上多個主體的完整生態圈,從安卓、ioS、dows等操作係統的曆史看,這些在全世界範圍內被廣泛應用的操作係統,他們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全球開發者共同開發和維護的基礎上。”李盈做出最後總結。
換句話說,陸恒就算能解決係統內核,繞開專利壁壘,拿出一套獨立的手機係統。
可怎麼和芯片企業、運營商、軟件開發溝通,也是個巨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