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創集團發展到現在,已經從餓了吧的服務業,進入、金融、科技、硬件領域,現在終於要涉足基礎原材料的礦業,未來還將進入能源產業。
這也是一些超級巨型集團幾乎都會涉足的產業。
在華國本土陸恒還是有些束手束腳,畢竟礦業方麵幾乎都是國企把持,但在國外還是有很多機會的。
但在這之前,先要解決當下需要的海量基礎資源的問題。
邀請國內大型礦業集團開會,就是解決這個問題。
會議很快開始,眾多老總自然不像是外界那些不懂的人,會以為恒創和國企有什麼關係,他們很清楚恒創集團走到今天,全靠自身,不可能是什麼秘密部門推出的代言人。
他們站的高度足夠,背後都認識大領導,知道恒創就是靠著技術優勢,還有養活了無數家庭,這才在華國越做越大,在政策方麵也獲得大量支持。
他們這次過來,自然也是請示相關領導的,得到的信息就是全力支持恒創發展。
不用擔心在華國養出一個超級巨無霸集團,類似三星在棒子國的影響力。
除非恒創集團這次提出要在國內進軍礦業、能源行業等等,這估計就不是他們能馬上拍板決定的事了。
陸恒先講自己的需求,首先是電池產業的。
“我們目前已經接到數千萬手機電池訂單,上千萬電瓶車電池訂單,根據我們預估,至少需要數十萬噸鋰礦、鋁礦等等原材料。”陸恒緩緩說道。
話音剛落,便有老總說道:“陸總,你知道我們去年全國鋰礦產量嗎?不到5萬噸,進口大概30萬噸鋰輝石精礦,我們這是全部產能都無法滿足你們的需求了啊。”
陸恒笑道:“還真是這樣,據我所知購買的精礦最後還需要提煉,最後隻能得到百分之1、百分之2左右,而我們一塊電池就需要幾十克,數千萬電池,那需要的至少是幾千噸...。”
“算一下,我們的缺口估計未來五年,至少是數百萬上千萬噸了。”
“現在的產能遠遠不夠,所以我才邀請大家開個會,將來我們恒創的需求非常大,可以說在電池領域,我們領先全球,到時候國外用的電池估計都要靠我們。”
“而且我們已經整合了華國電池產業,我現在是代表大部分電池企業,和各位談各類礦物的問題。”
眾礦業集團老總們都心情都有些激動,真是超級大訂單啊,在恒創之前,可沒有這種好事。
幾個主營鐵礦的集團老總就有些酸了。
他們吃不到這塊大肉啊。
心裡開始想著是不是集團業務擴展一下,也去搞幾個鋰礦、鋁礦、石墨礦等等。
其實矽基負極電池使用的矽最多,不過陸恒這項電池技術也少不了鋰參與,矽合金是在工作過程中與鋰發生反應,從而實現電池的充放電功能,所以才需要大量鋰礦。
陸恒取名矽基負極電池,其實用的最多的還是鋰,把這種電池叫做鋰離子電池也沒毛病,不過創新出一種全新的詞,自然顯得更加高大上。
知道恒創集團的訂單需求後,眾老總已經開始規劃接下來要在海外多拿鋰礦了。
不過接下來陸恒就提出,恒創集團自己也想要在海外買礦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