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是正常演示黑科技,還是用在天氣上的技術。
但隻要有點眼力,都能看出這項技術可以用在武器上!
阿美莉卡的專家們很擔心,未來華國會悄無聲息的改變他們國家的天氣,讓某些地方很久不下雨,或者連續雨雪、風暴...。
暗中敵對恒創的勢力現在必須認真考慮,還能不能和恒創和華國作對了。
原本有些勢力私下串聯,討論等恒創拿出活體冷凍技術,再集體施壓,讓恒創公開這項技術。
還可以用全人類以文明發展的大義強行讓恒創和華國服軟。
可如今恒創開年便公開乾擾氣象的技術,這就是一種無聲警告!
與之相反的是和恒創交好的勢力,尤其是中東地區的小薩勒曼這群人,他們原本就打算緊跟陸恒,靠向華國。
演示的技術,對他們沙漠土豪國家大大有利啊!
以前他們也是使用海水淨化,但這種技術有一定缺陷,首先淨化的成本居高不下,即便石油土豪國也不可能靠著淨化海水將沙漠全部改造。
而且自從華國的新能源啟動開始,對石油的依賴性逐漸降低。
未來可以確定,他們仰仗的石油重要性將降至低穀,他們想要賺錢也沒那麼容易了。
前世小薩勒曼上位後也一直在做準備工作。
重點投資科技產業,扶持文娛、遊戲等等,一切都是為了將石油收入占比降低,真正能發展起來的國家,不可能靠著某單一創彙產品,要是單一項目首創,後果非常嚴重。
小薩勒曼開始聯絡,不久後準備代表沙特和阿聯酋、卡塔爾、科威特等等一起前往深市考察。
恒創暫時沒有推出氣象改變的產品,不過小薩勒曼覺得恒創已經技術成熟了,要不然不可能發布會展示效果那麼好啊。
他現在就要提前預定,大把撒錢,先把合作談好。
要是恒創還沒研究好,他和其他夥伴也願意捐助項目,甚至投資項目啊。
說不定未來還能在國外成為恒創氣象產品的合作夥伴,幫著恒創一起推廣呢。
這些年雙方合作很愉快,他也代表中東合作夥伴和恒創達成很多合作。
目前恒創的新能源汽車、基站、智能手機、發電薄膜等等產品,都已經進入中東地區。
就連恒創的中東總部他也出力不少,雙方是有合作基礎的。
陸恒的發布會很快結束了,沒有詳細介紹具體如何實現在封閉環境如何控製流體運動,隻是提出了好幾個大項目。
未來將和氣象部門合作,研究如何改變天象。
還有恒創將承包更多沙漠土地,未來投入巨資進行改造。
和有關部門合作,建立空中高速長廊,方便運送雨雲等等。
最後陸恒也宣布,空調項目歡迎友商預約洽談合作。
恒創願意分享技術,進行技術授權,出售關鍵材料,一起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當晚各大新聞媒體開始鋪天蓋地報道,華國在多個領域再次領先全球,未來困擾人類的自然災害將可能在恒創新技術誕生時得到解決。
華國媒體都在吹捧慶祝,國外的諸多媒體自然不一樣,他們紛紛表示擔憂。
害怕恒創和華國暗中對他們的天象動手,改變天象,導致他們生存環境受到影響...。
還有的媒體表示,這項技術應該無私分享給全人類,奉勸恒創不要自私自利。
陸恒得知消息後冷笑幾聲,便不再理會。
習慣了。
當年西方諸多技術領先時,怎麼沒說無償分享,像什麼高尖端機床、光刻機、特種鋼材等等,怎麼沒分享。
輪到華國的技術領先了,他們開始鬨著要恒創分享。
滾一邊去吧。
第二天,陸恒在公司總部參加了幾次會議,都是製冷製熱相關國內外廠家。
恒創這次沒準備吃獨食,製冷製熱行業都可以合作。
不能合作的隻有氣象改變相關技術,這些也和他們沒關係。
戰略級技術,恒創從來不會拿出去分享。
空調產業相關會議上董小姐得知恒創願意分享技術,差點喜極而泣,她最近半個月食不甘味,寢不安席,就怕恒創徹底改變行業格局,將傳統廠家徹底淘汰。
現在終於放心了,恒創是具備大格局的公司。
董小姐在會議上說道:“感謝恒創給我們機會,我代表公司七萬員工感謝陸總...。”
陸恒笑道:“好說好說,不過合作的前提是大家用上我們的打工軟件,我們的打工軟件,大家用了都說好啊,你們也可以打聽打聽,我們不會乾涉公司正常運營,隻是幫大家代發工資罷了...。”
“相關人事任免什麼的全都由你們自己把控,我們還能提供員工能力認證等等,幫助你們更好管理。”
眾人都知道這是恒創拿出的條件,紛紛表示願意合作。
曾經也不是沒人找上他們,提出讓他們的員工掛靠在恒創打工軟件上。
但當時大家都不願意合作。
畢竟這相當於員工關係都掛靠到彆的公司,工資還是他們出,對他們而言還真沒有多大好處。
就算打工軟件可以進行職業考核,方便員工學習提高成長,可和他們關係也沒那麼大。
大公司都有成熟的員工培養體係,何必再繞一圈,讓彆的軟件發工資呢。
隻不過此時非彼時,恒創打工軟件也闖出知名度了,全球數億人都在用這款軟件,那麼多國外大公司都在使用。
陸恒也很高興,通過空調技術,這次又能多上百萬員工掛靠,每個月彆人出錢發工資,他憑空獲得雙倍工資返利。
剩下具體合作細則,收費問題等等,陸恒就不打算親自參與了。
留給恒創公司高管們負責。
新技術將采用全新材料,比起他們曾經的成本要低不少。
拿空調舉例,原本可能成本要上千元,現在兩三百就搞定了。
因為核心零部件,不再是空氣壓縮機,而是冷源熱源加電源係統,最多加個空氣交換部件。
到時候各大廠家生產成本就算個300元,恒創提供的技術授權,材料出售,再賺個一千五或者更多,各大廠家依舊賺不少...。
這可不是陸恒黑心,要不是他授權技術,出售相關零件,他們公司都要倒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