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官場半年,就連升兩級,這官升的未免也太快了,任誰心理都不會平衡,尤其是在朝多年,遲遲都得不到晉升的老臣。
大理寺卿的權勢,在幽王和漢王倒台之後,達到了一個新的巔峰。
假借東宮案,鬥倒了兩位皇子,殺了數不儘的權貴官員之後,他並未就此收手。
近兩日,他又將目標投向了恭
王府。
如今的朝堂之上,敢於公然和大理寺卿作對的人,一隻手都數得過來。
本以為中書省會直接妥協,沒想到右相出手,通過這種方式,巧妙了化解了此事。
右相不愧是右相,一心為公,絲毫不顧及天子寵臣的權勢,經此一事,他在一眾學子和官員心中的地位,又提升了許多。
一旦大理寺卿的兒子身居高位,父子同朝,他對朝政的把控,恐怕會更多。
還好有右相在,三省才能守住最後的底線。
恭王府。
恭王根本不在意鴻臚寺丞是從五品還是正五品,他坐在椅子上,隨著一些消息的不斷彙總,他的眉頭越蹙越深。
這兩日,他手下的一些官員,遭到了明鏡司的調查。
有許多人,已經被查出了罪證,關進了明鏡司大牢。
如果隻是一人兩人,或許隻是碰巧。
但十幾人先後被查,定然不是湊巧這麼簡單。
他這些年,一直隱忍不發,隻在暗中操控,避免了無數次的爭權風波,手中的力量,幾乎得到了完整的保留。…。。
李玄靖根本沒有對他下手的機會。
這一次,他為什麼忽然將矛頭指向恭王府?
再聯想到前幾日,睿王反常的去大理寺,和李玄靖密談許久,他的心中,不由升起了一種不好的預感。
莫非是睿王察覺到了,那兩件事情,是他在背後操控,去大理寺告知了李玄靖?
睿王和李玄靖,可是積怨已久,沒有重要的事情,是不可能去找李玄靖的。
難道,真的被他查到了一些端倪?
恭王目光微動,他是在睿王身邊安排了一位臥底,因此才能知曉他所有的動向,每次都能成功的嫁禍給他。
本以為以睿王的腦子,永遠不會發現。
想不到,他居然猜到了是自己……
恭王怎麼都無法想通,沉思許久,說道:“動用一切力量,打聽打聽,睿王那天到底和李玄靖說了什麼……”
……
明鏡司是懸在大夏官員頭頂的一柄利劍,明鏡司的一舉一動,自然有許多人。
這兩日,他們毫不遮掩,開始對恭王一係的官員動手,當然瞞不住朝臣。
恭王在朝中的存在感很低,和大理寺卿也沒有什麼摩擦,李玄靖雖然霸道,但他每次動手,總會出於某個堂而皇之的理由,以遮掩他黨爭的目的。
如果他抓人開始連理由都不找,那對長安的官員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
好在,還是有人從大理寺的官員那裡,探出了一點口風。
據說,是睿王找上了大理寺,指天發誓,親口否認了刺殺大理寺卿一事,並且將矛頭指向了恭王,暗示一切都是恭王在幕後指使,嫁禍給他……
大理寺的官員說,睿王那天發的誓很毒……
當時那件案子,可是鬨得沸沸揚揚,長安人儘皆知。
如果睿王說的是真的,那就不怪大理寺卿對恭王動手了。
這可是死仇啊,就算是找不到鐵證,他肯定也不會善罷甘休,恭王這完全是自作自受……
恭王府,聽完手下的回報,恭王眯起眼睛,緩緩的站起身,說道:“李銳啊李銳,我真小瞧了你,你竟也學會了禍水東引,既然如此,那就彆怪我了……”
睿王府。
睿王一直在著李玄靖的動向,明鏡司終於對恭王動手,他第一時間就知道了。
看來,僅憑一封信,並不能讓李玄靖相信。
還是得他親自出麵。
恭王這個老狐狸,平日裡裝作一副人畜無害,腦子不太聰明的樣子,其實背地裡陰險無比,居然騙過了所有人……
如果不是漢王和幽王倒台,他可能到現在都懷疑不到恭王。
睿王冷哼一聲,還想嫁禍自己,他在背後坐收漁利,想都不要想,李玄靖可不是那麼容易被他蒙蔽的……
雖然不喜歡李玄靖,但他必須承認,他是一個聰明且厲害的對手。
就在睿王心中得意時,一道身影快步走進大殿,在他耳邊小聲說了幾句。
睿王眉頭一蹙,道:“什麼,他設計陷害本王,本王還沒找他算賬,他居然反過來找我們的麻煩?”
那陰柔男子道:“外麵都在傳,是殿下在大理寺卿麵前誣陷恭王謀害大理寺卿一家,才讓大理寺卿對恭王下手,這可能是恭王的報複……”
睿王怒道:“什麼誣陷,這件事情要不是他在幕後指使,本王把這張桌子吃了!再說,本王那天根本沒有提他!”
陰柔男子說道:“但外麵就是這麼傳的。”
睿王愣了一下,隨後像是意識到了什麼,臉上露出恍然之色,喃喃道:“不是……,本王是不是又被李玄靖算計了?”
(本章完)
榮小榮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