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破局之法(2 / 2)

娘子,護駕! 榮小榮 5804 字 2個月前

當然,人家給五千兩三千兩的,也算是很支持了,李諾不好意思多要。?之後,李諾和他們繼續商議了一下細節。

在長安建立醫學院不難,太醫院的太醫們,平日裡沒有多少事情,可以前去授課以及出診,而且分文不取。

根據在趙國積攢的經驗,為了避免醫療擠兌,百姓看病的診費,可以設置幾個檔位。

第一境的醫師十文,第二境二十文,第三境五十文,第四境一百文。

這樣能夠阻擋九成以上沒病找病湊熱鬨的人。

對於長安的底層百姓來說,一百文大概是他們一到兩天能賺到的錢,幾乎都能承擔得起。

因為有趙國的先例,李諾以為大夏的醫改,應該也會很順利。

但第二日,太醫令就麵色複雜的來到了中書省。

片刻後,李諾蹙眉看著他,問道:“漲價?”

太醫令點了點頭,說道:“一夜之間,長安所有的藥商,都將手中的藥材漲價了數倍不止……”

想要降低百姓看病的成本,一要降低診金,二要降低藥材的價格。

診金好降,太醫拿國家俸祿,診治是免費的,醫學院培養出來的學徒,要先在朝廷公立的醫館待上幾年,由太醫院統一管理,能夠將診金控製到百姓能夠接受的程度。

但藥材是需要成本的。

朝廷不可能免費提供所有的藥材,國庫根本負擔不起。

在趙國的時候,也是趙國的整個醫家團體,主動讓渡出了一部分利益,幾乎以成本價將藥材賣給朝廷。

但到了大夏,事情的發展卻截然不同。

朝廷要進行醫改,他們將藥材漲價數倍,這是公然和朝廷作對。

一般人沒這個膽子。

李諾問道:“那些藥商什麼來頭?”

太醫令歎了口氣,說道:“大夏所有藥商,都在六大世家旗下,朝廷雖然也有尚藥局,但尚藥局種植的藥材,太醫院堪堪夠用,想要另開醫館,就必須從藥商手裡采購……”

李諾目光動了動,喃喃道:“六大世家……”

趙國的藥材,其實也是被壟斷的,但壟斷趙國藥材的,是趙國的醫家。

雖然趙國的醫家也重利,可他們也有醫者的情懷。

在趙國朝廷進行醫療改革的時候,他們選擇了犧牲一部分利益,支持朝廷,造福百姓。

太醫令繼續說道:“不僅僅是藥商,長安的醫館,也近乎都是世家大族的產業,朝廷要建立廉價的醫館,必然會影響到他們的利益,他們會這麼做也不意外……”

他語氣頓了頓,又道:“世家大族在長安的影響,還是最小的,在長安之外,九成以上的醫館都屬於他們,十成的藥商都在他們的控製之下,外人很難染指,大夏的醫家,要麼歸順世家豪族,要麼依附朝廷,要不然,根本沒有生存的餘地……”…。。

李諾終於意識到,他還是太過理想了。

趙國和大夏,國情有本質上的不同。

連在長安推行醫改,都會遇到這樣的阻礙,出了長安,豈不是寸步難行?

衙房之內,左相一掌拍在桌麵之上,怒道:“他們好大的膽子,稅改如此,醫改也是如此,他們真就見不得百姓過上一點好日子嗎!”

他沉聲道:“此事必然有人幕後主導,查一查,到底是誰在阻礙醫改!”

這種事情,明鏡司顯然比中書省更擅長。

半個時辰後,李諾就得到了想要的結果。

他拆開吳管家送來的信箋,上麵隻有兩個字。

王家。

自去年“雙王之亂”之後,王家在朝堂上的勢力,幾乎被清繳乾淨。

但他們對於大夏的影響,早已滲透到了方方麵麵。

左相沉著臉,低聲道:“又是王家……”

提起王家,這位第五境大儒的臉上,也出現了些許猙獰。

朝廷的政令之所以難以出長安,就是因為這些世家大族的存在,而王家,又是當代的世家之首。

他們的手中,掌控了大量的土地,但又不用納稅。

朝廷想推行田畝變法,還田於

民,他們就是最大的阻礙。

三省多次推行法令,希望控製世家所能擁有的土地上限,被他們煽動權貴否決。

朝廷欲要取消他們的免稅權力,派去的稅官,莫名其妙的死在半路。

朝廷要擴大官學,科舉改製,但建在各州的官學,根本收不上學生,最優異的學生,全都進了他們的私學。

這些人輕易的考入四大書院,入朝為官之後,處處為他們爭取利益。

地方的官員,剛剛派去數月,就會被他們所收買,與他們沆瀣一氣,欺上瞞下,全然忘記了在儒廟前的承諾。

在趙國很輕鬆就推行的醫改,到了大夏,竟然連第一步都無法邁出。

左相緩緩的坐在椅子上,挺直的脊梁,微微有些彎曲。

為了改變這一切,他努力了數十年,無數弟子因此而死,但他仍舊看不到絲毫希望……

尚書省。

一名官員走進衙房,對右相說道:“老師,他們的醫改還未推行,就遇到了阻礙,幾大世家控製的藥商,一夜之間,將藥材的價格漲了數倍……”

右相臉上沒有露出任何意外之色,說道:“不過是一遍一遍重複而已,當初是李玄靖,如今又輪到了他的兒子,崔儉死了那麼多弟子還不夠,還想再搭幾個進去嗎?”

他放下手中的一封折子,臉上露出些許好奇,緩緩道:“當初李玄靖帶著一群新科進士遊行抗議,十七位新科進士,隻活了他一個,二十年後,不知道他兒子會怎麼做?”

中書省。

相似的情形,左相已經經曆了無數次。

他看向李諾,問道:“你是六科狀元,這世上沒有幾個人比你更聰明,你告訴老夫,朝廷變法的出路在哪裡,大夏百姓的出路在哪裡?”

這個問題的答案,李諾還真的知道。

大夏國祚,隻有短短三百年,再往前,是無比混亂的戰國,可以借鑒的曆史太少了。

但中華上下五千年,曆史周期一遍又一遍,留下了太多寶貴的經驗。

任何問題,都能在那漫長的曆史中找到答案。

當王朝末年,土地嚴重兼並,國家資源大都集中在少數人手中,百姓僅僅是活著就很辛苦了,應該如何破局,如何掙脫世家豪族與鄉紳地主的壓迫與剝削?

很簡單。

殺光他們。

(本章完)

榮小榮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