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史不在長安待著,好好的,跑到我們並州乾什麼……”?“我聽說,長安的藥鋪的藥材價格,是我們這裡的一成,朝堂不讓藥鋪高價賣藥,因此他們才怕禦史……”
“假的吧,一成那得多便宜,哪來那麼便宜的藥,彆聽什麼就信什麼!”
……
在並州城走了走,給李諾的感覺是,這裡儼然是獨立於長安之外的另一個朝廷。
朝廷的諸多變法,在這裡根本落不了地。
並州上到官府,下到民間,都被一道無形的力量牢牢操控。
這便是世家嗎?
路過某處高牆時,李諾的腳步微微一頓。
他聽到高牆之內,傳來一群孩童的朗朗讀書聲。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無一錯版本!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讀書聲清脆嘹亮,聽起來頗為稚嫩,說明聲音的主人們年紀不大,而這些話,都是李諾在輔導班上,又或者在各州州學講學之時,教給那些學子的。
李諾後來著書的時候,將這些話也寫了進去,長安各大書坊都有售賣,讓他沒想到的是,這些語錄這麼快就傳到了並州。
更讓李諾訝異的是,他從這高牆之內,感受到了一道若有若無的浩然之氣。
這處宅子裡,竟有一位真正的儒家弟子。
從這道氣息判斷,對方已有第二境的儒家修為。
李諾乾脆坐在對麵的茶攤上,點了一壺茶,慢慢品嘗。
約莫過了兩刻鐘,幾位衣著華貴,一看就是富貴人家的孩童,從那處宅院走出來,回頭對著一道身影躬了躬身,脆生生道:“先生再見!”
一位穿著儒衫的中年人看著他們,叮囑道:“不要忘了完成今日的功課……”
“是,先生!”
幾名孩童應了一聲之後,就四散著跑開,一邊跑,一邊商議一會做完功課,是去放風箏還是抓蛐蛐……
李諾望著那道站在門前的身影,臉上浮現出一絲訝色,喃喃道:“是他……”
宅院門口,中年男子正要轉身回去,忽然心有所感,抬頭望向對麵街邊某處。
看到坐在那裡飲茶的身影,他的身體微微一震,許久才回過神,然後轉身走進院子,關上院門。
李諾放下茶杯,似是不經意的回頭看了一眼。
他身後十幾步遠處,兩名靠在牆上的路人,看到李諾回頭,立刻收回視線,裝作聊天正酣。
“聽說你娘昨天生了?”
“啊,對,我又有了一個弟弟。”
“令尊真是老當益壯。”
“誰說不是呢……”
……
聊著聊著,兩人忽然同時莫名的發了會呆,等到回過神的時候,才發現茶攤旁的那道人影已經不見了。
“人呢!”
“不知道……”
“快找!”
就在兩人匆匆向著前方尋找而去時,茶攤對麵的宅院之內,中年男子剛剛倒好了兩杯茶,一道身影從外麵走進來。
李諾看著眼前的中年人,開口道:“王大人,彆來無恙。”
眼前之人,赫然就是前吏部考功郎中王鐸。
李諾初到這個世界不久,還在長安縣衙查案時,王鐸之子因為玷汙了一名女子,被他判處了三年徒刑。
那之後,王鐸就辭去了考功郎中之位,舉家搬離長安。
李諾最初還以為是他心生愧疚,覺得沒臉再當官,後來才意識到,他當時應該是怕父親追查,選擇了棄官保命。
李諾對王鐸的印象頗深,還因為他和父親是同一年的進士,並且是當年的科舉第五名。
那個時候的科舉,比現在競爭大得多。
而那一屆科舉,更是群星閃耀,不僅有六科狀元的父親,還有前京兆尹林甫之,如果沒有遇到他們,王鐸在任何一屆科舉上,都有很大的可能高中狀元。…。。
進士榜的最後一名,在他們自己的故事裡,都是絕對的主角。
科舉前五,更是主角中的主角。
當然,即便是這樣的人,在彆人的故事中,也可能連配角都算不上。
他努力半生,最終的結局,卻隻是因為畏懼某人而辭官,而他畏懼之人,或許從始至終,根本沒有對付他的想法。
隻是讓李諾沒想到的是,王鐸當官之時,沒有養出浩然之氣,辭官不到三年,卻已有儒家第二境。
能從萬千學子中殺出來的,果然不是泛泛之輩。
王鐸看著李諾,微微搖頭,說道:“王某早已沒有官身,如今隻是一介教書先生,當不得大人之稱。”
李諾道:“朝廷正值用人之時,王大人若是有意,可以隨時回朝廷。”
王鐸當年是主動辭官的,而不是被朝廷免職,他若是想要再入朝堂,也無需科舉,隻要李諾給左相遞一封折子即可。
他可以重回朝堂,甚至做到比之前的官職更高。
雖然他曾經犯過錯,但以他現在儒家第二境的修為,就值得李諾這麼做。
儒家之間,無需懷疑。
浩然之氣,不會出現在奸佞身上。
曾經的王鐸,拚命想要在官場上更進一步,卻求而不得。
如今,他曾經夢寐以求的東西,唾手可得,卻已非他所願。
麵對李諾的邀請,王鐸隻是微微一笑,說道:“多謝李大人的好意,隻是王某誌已不在官場,教書育人,又何嘗不是一件美事,大夏的未來,不在我等,而在這些孩子……”
聽他這麼說,李諾也就沒有再勸了。
或許,這就是他擁有儒家第二境修為的原因。
李諾問道:“你怎麼在並州?”
王鐸道:“早年受王家恩惠,得以修習六藝,辭官之後,又被王家召回,做了書院的先生,方才領悟先生當年所教經義之真諦……”
浩然之氣確實養人,兩年多不見,王鐸給李諾的感覺,完全判若兩人。
李諾沒有打算在這裡多留,喝完一杯茶之後,便起身道:“我先告辭了,外麵監視我的人很多,再多留一會兒,會給你帶來麻煩……”
王鐸並未挽留他,隻是從袖中取出一本薄冊,遞給李諾。
李諾伸手接過,看了他一眼,問道:“這是……”
王鐸道:“這兩年,並州官員及王家子弟所犯罪行,王某都有記錄,這些案子,衙門是查不到的,因為涉及到他們的案子,不會被立案,所有的知情者,每次也都會被封口,李大人酌情處理,切記以自身安危為重……”
(本章完)
榮小榮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