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酣話暢推心置腹。
“哈哈哈!”
永康的話,引得董慶堂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董慶堂一笑,旁邊坐著的其弟虎賁軍統領董慶堯,也咧著嘴跟著笑了。
這是幾個意思?
好笑嗎?
難道,我剛才的話,是很無知嗎?
永康暗自在心裡,不禁對自己連發三問!
“王爺多慮了!”
董慶堂兀自呡了一口酒,又直接用三根指頭,撮起幾粒花生米放在嘴裡嚼著。
永康盯著董慶堂山羊嚼草一樣,把那口花生米咽了下去,才聽董慶堂又道:“戰狼軍的數量,也可是兩萬人左右,其餘的,以牧民的身份存在也未必不可!”
這下,永康算是明白了!
任何規矩,永遠都是給彆人定的。
到了皇帝老子這邊,可變通的路數還不少。
自己常用的那些所謂的變通,無非就是從幾個女人們身上,沾了點小便宜,找了些另外的刺激而已。
但和皇帝老子的變通來比,老犢子的這才是大手筆。
這一點,和北涼有些相像。
北涼是把各部族的牧民,在征戰的時候組織起來。
而皇帝老子,是把在軍籍的兵士,化成軍墾的農業人員和牧民,隱藏住真實的身份。
而且,這些遊牧部分的部隊,借著遊牧生活的掩護,對敵方的地理、產出、風土和防禦這些,都大有搜集和掌握。
如果真像董慶堂所說,這近五萬的兵力,交由他來統領的話,這部分實力,真給了他無比的基礎和信心。
既然永泰已經當上了太子,他想在雁門關奪兵權的打算,也就是迫在眉睫的頭等大事了。
說不定,北涼那邊,也在積極備戰。
北涼可汗大兵壓境,久久沒有發動戰爭,估計他也是有所顧慮。
“父皇英明!”
沉思了半天的永康,這才對皇帝老子由衷地讚了一句。
“聖上是運籌帷幄,未雨綢繆多年,為的就是有一天能夠一雪前恥!”
董慶堂兀自灌下一杯酒,也是感歎不已。
大昌帝國號稱百萬雄兵,如此看來,還真不是說大話。
雁門關對北涼的防禦,長江以南對嶺南蠻子的防禦,還有西北土門關對西番的防禦,如此加起來,加上分布在內地的各地方部隊,這百萬雄兵也不是空穴來風。
戶部連年的虧損,也是有一部分原因在裡邊的。
這養兵,本身就是燒錢的行為。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就為了這一時,傾全國之力,打鐵桶的江山。
董慶堂方才之言,在軍中,那也算得上是高度機密。
就是太子永泰,也不一定知曉這些事。
就是他的那些站位者們,雖是朝臣,但對這麼機密的軍事內幕,了解的恐怕也是一星半點而已。
給永康講解完雁門關駐軍的情況,董慶堂又叮囑道:“王爺此次前往邊關,萬不可輕意率部出擊,北涼可汗非等閒之輩,再說他的掌珠死在王爺府上,王爺此去要加倍小心才是!”
沒錯,無論如何!
烏銀頓珠可是在鎮北王府服毒自儘的,這可是個不爭的事實。
哪怕她不是自己所害,但這事,多少和他還是有些關係!
“多謝大都督提醒!”
永康感激萬分,舉起酒杯,又向董家兄弟敬了一杯酒。
三人又飲了一會,一小壇窖藏已經見底,董慶堂擺手表示不再喝了。
接著,董慶堂又對永康,叮囑了關於多方麵的一些事情!
永康還幾次,想打聽一下定國軍副統帥呂寧的情況,但話到了嘴邊,頓覺不妥,還是就又咽了回去。
關於和前太子永焱,還有皇後娘娘呂氏這邊的事,還是要慎之又慎才行!
這次小聚,一直聊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