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先報憂,後報喜(1 / 2)

回到皇城,還沒來及回府喝一口水。

宮裡的太監,就在內城的城門外張望著,把準備回府的董慶堂給攔截了下來。

“董大人,聖上等候大人已經有一陣了。”

這麼急?

董慶堂心頭一凜,向隨從略作交代,就跟著宮裡來的太監去見大昌皇帝。

此時,已是散朝時間。

董慶堂被太監帶到禦花園,而不是禦書房。

到了禦花園的暖棚裡,這才發現,朝中好些個大臣們都在。

看此情形,大昌皇帝這是伸著脖子在等他了。

“臣董慶堂,參見聖上!”

董慶堂上前幾步,向坐在一株臘梅旁邊的大昌皇帝行禮。

那株梅花,正開得就像火一樣。

“董愛卿免禮!”

還沒等董慶堂跪下去,大昌皇帝擺擺手,便製止了他的跪禮。

“賜座!”

大昌皇帝向劉安吩咐一聲,然後望著董慶堂又道:“董愛卿,朕還是想知道邊關的情形,你給朕和大家都說說吧!”

這麼急?

他走了的這段日子,朝中不會出現什麼變故吧?

而且,就是茶話會!

平時也是在禦書房坐坐。

就是在禦花園擺個茶座,散朝後和大臣們休閒一會,那也是春暖花開的時候才有的。

可眼下!

冷嗖嗖的天氣,一幫朝臣聚在這暖棚裡麵,實在是有些滑稽。

望著大昌皇帝身邊的開得正旺的梅花,董慶堂心頭一震!

禦花園那個插花的宮女,也就是九皇子永康他娘,名字不就是叫“臘梅”的嗎?

董慶堂心中一陣忐忑,緩緩說道:“啟稟聖上,此番邊關一行,有喜有憂啊!”

“此話怎講?”

大昌皇帝麵色陡變,眉頭隨即就擰了起來。

“聖上!”

董慶堂從懷裡,掏出郭鶴年、嶽琦和周旺們所寫的折子,遞向太監劉安,“雁門關守將劉勳,叛變朝廷,定國軍統帥鄭繼業,也葬身火海……”

此言一出,驚得眾大臣合不攏嘴來!

“大膽!”

怒不可遏的大昌皇帝,把一隻茶盞在暖棚地上摔了個粉碎,怒吼道:“這鄭繼業,平時是如何治軍的?”

“聖上息怒!”

董慶堂穩了穩神,繼續道:“好在九殿下察覺有異,帶著兵馬從河套及時趕到雁門關,誅了叛將劉勳,這才保全了……”

當董慶堂繼續說到李棟也被誅殺的事,輔國大臣李嵩,豆粒大的汗珠子,霎時就從臉上滾落了下來。

“如此說!”

大昌皇帝眼中精芒閃起,沉聲道:“雁門關防區已經無恙?雁門鎮的駐軍,也都情緒穩定沒有任何異象?”

“回聖上話!”

董慶堂拿袖口,擦了一把額頭的汗,繼續道:“眼下邊關秩序井然,眾將領一再推崇九殿下率領定國軍,來主持我北防線防務大局……”

“聖上!”…。。

李嵩臉上陰晴不定,躊躇一番,拱手道:“事發突然,恐怕其中必有誤會!”

“誤會?”

大昌皇帝眼裡寒芒閃過,強壓著心頭怒火,沉聲道:“李輔國倒是給大家說說,這裡麵如何誤會?”

“稟聖上,臣以為!”

李嵩顧不得擦拭臉上滾滾的落汗,硬起頭皮又道:“看邊關形勢,軍令不暢,信息不通,各防區守將對周邊形勢無法準確判斷,故導致行動發生誤會……”

“一派胡言!”

大昌皇帝勃然大怒,把臉轉向執筆太監劉安,吼道:“你給大家念念,念念這些守將們自己寫下的供述!”

劉安躬身上前,尖著嗓子,開始念了起來……

暖棚內,霎時鴉雀無聲。

一些大臣,心中已經翻起驚天波濤。

也有人暗自竊喜,這一來,就有不順眼的人跟著倒黴。

武將造反,那可不是小事!

輕者入獄或者砍頭,重者,那可是要誅滅九族。

劉安還沒念完雁翎關守將周旺、嶽琦和南召遠的供述,李嵩此時已經肝膽俱裂。

完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