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耗0點屬性值,可提升到陽符第一重內外琉璃。”(以身外功德代替,消耗0點屬性值)。
“消耗*點屬性值,可提升到陽符第三重真符種道。”(缺少真符道種,無法計算)。
“功德?”
白術轉過頭,在燦金的元神體表上,隨著他的動作,一圈黯淡而輕柔的微小光暈,慢慢浮現出來。
功德……
早在汾陰城時,功德這二字,自己便聽過數次了。
左昭、無顯他們領兵下江南,也是為了功德。
陽符共有三重小境界。
內外琉璃。
血臻至。
真符種道。
內外琉璃,是陽符境界的第一步,卻也是最凶險的一步。
度這一劫時,便有無形無質的陽火從心海生出。
又有無數紛擾心魔亂相,各自狂舞,來攪亂神魂。
這一劫,又叫做心魔劫。
度不過心魔劫,無法折服陽火外魔,便是身死道消的下場。
甚至連屍骸也存不下,隻是一捧焦炭黑灰。
為了應對心魔劫,修行界的手段層出不窮。
白術曾在趙家丹房得到過兩箱洗神丹。
它能洗魂練心,衝刷心底諸般雜念,澄澈神魂。
這是增加突破心魔劫幾率的寶丹,很是罕有。
不過在豐山寺的丹房裡,如這般功效的,並不罕見。
如如不動山。
雖冠以山名,實則卻是一張寶。
它出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之意,
催動這張寶,便能短暫邁入常在的心境。
那是菩薩與阿羅漢們的心。
麵對世間的境緣,心裡卻不產生執著。
有如如不動山在,度過心魔劫,成就內外琉璃的境界,便輕易如掌上觀紋。
像如如不動山這般器物,在豐山寺還有不少。
白骨心丹、山王符、琉璃想咒、摩訶薩、七地觀符……
有這些在,對於心魔劫,白術本就不甚放在心上。
可功德……
白術的注意被吸引了。
燦金小人微微伸手,體表外那層黯淡而輕柔的微小光暈,便彙聚凝實起來。
一顆雞子大小,似幻非幻,周身明滅不定的小光球,就出現在元神手中。
這,便是功德?
根據無懷對自己的言語,功德二字,似乎大有來曆。
在紫霧天降,活屍、人魔現世前,這方天下,並不存在功德一說。
無論是斬殺惡貫滿盈的邪道妖修,還是除魔衛道,護持一方風雨。
行善,不會天降功德。
作惡,也不會業火纏身。
可在紫霧出現後,修行者們驚愕發現,他們每斬殺一個紫霧異種,自身元神上,便會沾上一點莫名光粒。
這些光粒並不能促進修行,也不能煉作法器,似乎並無用武。
可在一個老練竅行險一搏,悍然突破陽符時,這些光粒的作用才真正顯露出來。
天底下,並不缺少度過陽火外魔的器物。
但以那位老修士的家資,絕然是承受不起的。
眼看他就要被陽火焚成炭灰,元神裡,那些細碎的遊離光點,卻撲滅了洶湧的陽火。
直到此事被瘋傳出去,天下人,才真正得知光點的妙用。
那些光點,也被奉以功德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