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禎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全本免費閱讀
崇禎嘴上說著,心裡卻是泛起了嘀咕,開什麼玩笑?
張國維也就罷了,雖然出自東林書院,但卻並非東林黨,可吳宏濟卻是個不折不扣的東林黨。
東林書院雖然是大明教育失敗的產物,成就了東林黨。
可也不是每個出自東林書院的人都是東林黨,反而言之,東林黨的人也並非全出自東林書院。
就好比後世的黃埔軍校,大部分投身於國軍,可也有一部分投身成了紅軍。
這裡又要有人說,既然張國維不是東林黨,那為什麼楊士聰和陳必謙要推舉他做工部尚書,溫體仁一夥為什麼又把他當成東林黨?
那是因為他們沒有後世的上帝視角,這個時期,其他黨派的官員習慣於將出自東林書院的官員不分黑白的打上東林黨的標簽。
而東林黨的官員,也習慣於將出自東林書院的人當成黨羽。
聽崇禎說讓張國維擔任工部侍郎,孔貞運並沒有多說什麼。
他本來就隻是按照與溫體仁的約定提上一嘴,可不是真想把張國維推上高位。
是以此刻,孔貞運隻是躬身淡淡說了一句“就依陛下所言,下朝後,老臣即刻給張國維發調任文書”的話後便退回了朝班。
孔貞運的所作所為,崇禎看在眼裡,不由提起了幾分警覺。
要說你推舉張國維是出於公心,那麼推舉吳宏濟又算個什麼?
這其中的意味值得深思,要這點警覺都沒有,那也太侮辱“穿越仔”這三個字了。
孔貞運剛退回朝班,工部尚書鄭三俊便站了出來。
“陛下,微臣有本奏。”
事兒可真多,崇禎忍不住抬手揉了揉發脹的額角。
“準奏。”
得到崇禎首肯,鄭三俊這才接著道:
“啟奏陛下,微臣遵照陛下此前的旨意,向北地受災較重的各州、府、縣,派出精乾人手招募災民興修水利;
可由於當地受災百姓基數龐大,工部根本要不了那麼多人,因此災民時常會因為搶奪工位而爆發衝突。”
“災民衝突一起,影響水利工程進度不說,長此以往怕是要起禍端,微臣無能,實不知該如何處理。”
“另外,工部的水利工程總有做完的一天,到時這些災民又該何去何從,如何安頓,微臣愚鈍,還請陛下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