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漠然的看著基爾獸他們回歸數碼世界,以及跪地不舍哭泣的鬆田啟人他們。
直到這時,莫言才展現出了屬於自己的那份冷漠理智的天性。
或許,莫言早就展露了自己的天性。
隻不過,他用其他方法進行了遮掩。
例如,那十二顆數碼核。
例如,將自己的意識分出十二個副意識。
例如,把自己當做戲台上的戲子?
賢者獸或許知道,也或許不知道。
但是,賢者獸依然收了莫言為自己學生。
威徹爾尼的魔法師們不知道賢者獸為什麼會做出那樣的選擇,卻也不曾出聲反對。
因為,他們相信賢者獸有著自己的考量。
所以,他們既不排擠莫言,也不刻意討好莫言,隻是平常對待。
也正是如此,莫言在威徹爾尼度過了一段不錯的歲月。
雖然,對於威徹爾尼的諸多魔法師來說,那段時光並不怎麼美好。
對於青龍獸她們這些站在數碼世界頂端的數碼獸來說,莫言的天性從來都不是一件壞事。
若是莫言真的像一個愣頭青一般會感情用事的話,青龍獸她們也不敢用莫言。
一個天性冷漠理智的數碼獸,總要比會感情用事的數碼獸要好用一點。
這一點,莫言早就明白了。
不過,莫言有時為了更好的完成青龍獸她們交代的任務。
所以,莫言才會任由自己的十二顆數碼核發展出各自的性格,也任由他們不斷內訌,就像皇家騎士團一般。
看著最後一個數碼獸回到數碼世界,莫言便動手取出大部分人類對於數碼獸的記憶。
這取出記憶的媒介,便是人類世界目前無處不在的電磁信號。
這電磁信號也是數據資料的載體之一。
莫言以屏障為信號塔,以無處不在的電磁信號為接收器,開始了最後的工作。
無數道電磁信號從電離層落下,混入人類發出的電磁信號之中。
隨後,這些電磁信號掠過無數人類,勾走他們對數碼獸的主觀印象,隻餘些許印象。
最後,這些殘餘的印象,便化為了各種新的傳說,為數碼世界提供諸多新的神話數據資料。
不多時,那些被取走的記憶便隨著電磁信號朝電離層彙聚而去。
當所有的記憶彙集到屏障上時,莫言這才開始了最後的轉化工作。
隨著莫言的動作,那些記憶便化作了一段段數據資料。
最後,這些數據資料在莫言牽引下,紛紛湧入了數碼世界。
不,或者說是,這些數據資料是湧入了四聖獸所鎮守的那個數碼世界。
對於這些數據資料,莫言可沒有貪墨的想法。
因為,這些數據資料可都是攜帶了人類的心靈力量。
這樣的數據資料,對於莫言來說,無異於五石散之於人類。
還是超大劑量的那種。….
所以,莫言才不會吸納這些含有人類心靈力量的數據資料。
不過,對於數碼世界的來說,這些數據資料倒是難得的補品,有益於數碼世界的進一步成長。
很快,這些數據資料便就全部傳輸完畢。
到了這一步,莫言需要做的事情就已經全部完成,可以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