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清吃一口元宵吃一口湯圓,兩種美味。
作為元宵節的兩種代表食物,其實元宵和湯圓還是有一些不一樣的。這也就造就了兩個食物的口味不一樣。
湯圓的做法是和麵後把餡料包入麵中,元宵的做法是把餡料沾水後,在糯米粉上滾成團。所以北方賣的元宵表麵不是光滑的,而湯圓的表麵是光滑的。
然後就是湯圓煮的時間短,元宵煮的時間長,元宵除了水煮之外還能夠油炸,而湯圓就不可以。
以及湯圓可以長期低溫保存,而元宵就不可以,一般都是現做的。
秦清吃完了元宵和湯圓之後。還和雪團玩了一會兒,最近下雪,雪團都不往出跑了,屋子裡邊暖和,雪團就天天呆在屋子裡邊。
而且還給自己找了一個特彆舒服的地方躺著。就在鐘粹宮燒炭的地方旁邊。暖烘烘的超級幸福。
等到時間差不多,秦清就穿著自己的裘皮大衣出發了。秦清出發的時候,天就已經黑了。等秦清到了地方的時候。天基本都已經全部都黑了。
但是秦清一點都感覺不到,因為禦花園的燈真的十分的多,照的禦花園簡直亮如白晝。
而且每一盞燈都十分的絢麗,不同顏色的花燈在禦花園的各個角落透出不同的光。
秦清看到的花燈基本上四角、六角、八角的居多,上邊的圖案也大多都是龍鳳呈祥、福壽延年、吉祥如意這種類型的。
但是在禦花園的湖裡邊,雖然氣溫還是比較低,但是有一部分的湖水並沒有結冰,上麵擺的滿滿的都是做成各種花的樣子的花燈。其中比較多的就是粉色的荷花花燈。
掛在上邊的花燈還有著很多有著不同含義的花燈。
譬如說,有一團和氣燈、哈哈二仙燈、三陽開泰燈、四季平安燈、五子奪魁燈、六國鳳祥燈、七才子路燈、八仙過海燈、九子登科燈等一係列的花燈。
基本上都是寄托著美好的願望的花燈。宮裡邊也是圖個喜慶。
秦清到了之後,榮妃和柔妃也是到了。坐在位置等待著今天賞燈的開始。
梁翊和皇後是一起來的,梁翊坐下之後就直接宣布今天賞燈的開始了。
皇後首先是帶著所有的嬪妃在一條布置了很多花燈的走廊走了一遍。秦清不是很理解為什麼第一項是這個。問了旁邊的琉璃才知道。
這項活動是由大梁之前的某位皇後帶起來的,大梁之前某位皇後祖籍在南方。又很久都沒有生育,於是就想起了自己原來的家鄉的一項習俗。婦女在元宵節的花燈下走過,可以祈求得子添丁。
這是由於南方有些方言中“燈”與“丁”同音,故一般將提燈、鬨燈視為人丁旺盛的佳兆。那裡的習俗中,婦女在元宵節穿梭於燈下,祈求來年得子、添丁。
那位皇後在元宵節這樣做了之後,沒想到真的就懷上了,而且出生的時候還發現是雙胞胎。於是各宮嬪妃紛紛效仿。
這個習俗也是就在後宮中流傳下來了,以至於演變成為一種儀式。
秦清還是第一次知道這個故事,覺得還是挺新奇的。世界之大,果然什麼樣子的習俗都是有的。古代有時候雖然迷信,但是也是代表著一種美好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