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異常的關心(1 / 2)

() 小慧明明知道,自己不該和姚遠有什麼,更不該製造自己和他單獨在一起的機會,可身體就偏偏不聽她的。

明明知道過年回家,就不用幫姚遠收拾店鋪,不用單獨和他在一起,可她偏偏就選擇留了下來,這真是不由自主的選擇。

這一年,翠霞姊妹回去的也很晚,直到過了陰曆的小年,才停工不乾。過了年,也不能休息到出正月,初六就得回來,繼續趕製衣裳。

因為姚遠頭腦一熱,把裁縫鋪改專賣店了,就得準備衣裳賣,總不能一件衣裳就一件樣品吧?那還不開業不久就沒了賣的,又得關門啊?

翠霞姊妹走了以後,小慧就打算跟著姚遠去城裡的店鋪,幫著姚遠收拾打掃,準備過年以後天氣暖和了開業。

而姚遠為了這個專賣店,從修繕裝修到買布料做存貨,基本把手裡所有的錢,包括姚叔父母的補發工資,都投進去了。

在小慧看來,姚遠為這個城裡的店鋪,這樣不計成本地投入,有些過於冒險了。

城裡人畢竟比農村人精明,也比獨處一隅的礦機人精明。你就這樣傻不拉嘰地跑到城裡來,和城裡人爭飯吃,還投上這麼多錢,萬一賠進去咋辦?還不如和以前一樣,就在礦機這裡掙錢好,穩掙不賠啊。

小慧心裡也喜歡姚遠,是不願意看著他賠本的。

她就是個乾活的,不該她說的話不說,這是規矩。她是農村出來的,按照父母長輩的教導,當然也得講究這個規矩。

站在小慧的角度考慮,因為那些農村老舊思想的約束,給自己的東家姚遠提建議,顯然是不合適的。

小慧就沒有彆的辦法,隻能儘心儘力地幫著姚遠,讓他少花一些錢,能省一個算一個。

她留下來,就可以替姚遠做許多事,省得姚遠花錢去雇人做。

臘月二十五,翠霞姊妹做完了年前的活,買了車票回家。小慧就讓姚遠用自行車帶著,跟著他一起去城裡的店鋪,打掃收拾房間。

這是小慧第一次來城裡的這個店鋪。但見一座二層的小樓,和周圍的平房比起來,倒格外的顯眼。

小樓外麵的青磚,已經經過重新用白灰勾縫處理,雖然沒有現代那些所謂明清建築的青磚顏色鮮亮好看,卻也層次分明,有點古色古香的味道了。

樓上樓下的廊柱,也都刷了紅漆,油光錚亮,樓下的窗子和大門,外麵都用鐵皮門蓋著。

姚遠帶著小慧來到門前,小慧下車,姚遠把自行車放到小樓一邊的街道上,鎖了車子,去開外麵的門窗,那些鐵皮門窗,都帶著鎖。

姚遠先開了鐵皮的大門,又把兩扇鐵皮大門從門上拿下來,放到一邊,就對小慧說:“地方小,這防盜的鐵大門開到兩邊,就擋著窗子了,我就讓做門的給設計成活的,門板樣式的了。開了門拿下來,再放到小樓後麵的四合院裡不礙事的地方。窗子也是這樣設計的。”

兩人相處這些年,早已經熟悉的很,彼此說話也和兄妹沒什麼區彆了。

小慧看著姚遠拿下了鐵門,就露出裡麵的寬玻璃門來,不由精奇地睜大了眼說:“這玻璃門真漂亮,比百貨大樓那個轉門都好看!”

活不忙的時候,小慧也和翠霞姊妹來過城裡。她覺得,百貨大樓就已經夠漂亮了,特彆是那個旋轉的玻璃門,她和翠霞姊妹還來來回回的,故意走了好幾遍呢。

姚遠又開了玻璃門,把一扇鐵門往屋裡拿。小慧要拿第二扇,姚遠沒讓她拿。

鐵門雖然薄,可畢竟是鐵的,分量不輕。姚遠壯實,力氣大,拿起來不費事,小慧恐怕就拿不動了。

他把第一扇鐵門放進去,又拿了第二扇進去,這才對跟著進屋的小慧說:“這玻璃門可難找了。我找到市玻璃廠,又去找了劉秘書,人家才肯賣這麼大的厚玻璃給咱。又找了城東打白鐵的老匠人,才把這銅皮邊給鑲上。這可是市裡頭一家這樣裝飾門口的,肯定比百貨大樓那個老玻璃轉門漂亮。”

小慧就問:“花了不少錢吧?”

姚遠說:“出廠價,不貴。有我馬叔在,彆人不敢欺負我。”

說著話,姚遠又把兩邊窗子上的鐵門也弄下來,同樣放到後麵的四合院裡去了。

光線從門和寬大的窗子裡射進來,屋裡乍然一亮,竟然和呆在街上沒有多少區彆。

這時候,屋裡還比較空蕩,門口左邊靠牆,是上二樓的木質樓梯,刷了淺色的大漆,也發著油光。

剩下的,則是將來要做專賣店的主要經營區了。中間是三排木製的,帶著橫杆的衣裳架子。那些橫杆上,姚遠已經買了不少竹子做的衣裳撐子在上麵了。

好像這個年代,也隻有這種竹子做的衣裳撐子。

南北兩麵牆的上半部分糊了報紙,釘著一溜粗眼篩網,篩網上也掛著竹子衣裳撐子。下半部分,則和中間的衣架一樣,都是木頭做的,上麵還是這種衣服撐子。

再有,就是迎門後牆那個服務台和牆上的標誌了。

地是用水泥方磚鋪的,這在過去,都算是非常講究的鋪設,現在已經過時了。

小慧看著店鋪,不由就感歎說:“真漂亮!”

姚遠說:“咱們有這麼漂亮的店鋪,又有你們做的,那麼漂亮的衣服,你還擔心我會賠錢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