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小慧爹還是說了自己的看法。
他說:“這山上的梯田是學大寨那陣子修的,造老罪了!可是,大寨和咱們這裡土壤墒情和地理位置都不一樣,連風俗都差著十萬八千裡,你造這個東西,在大寨那裡興許是好東西,在咱這裡就不見得是好東西。
上頭號召因地製宜,啥叫因地製宜?就是這土地原來適合乾啥你還叫它乾啥!山上除了石頭沒彆的,存不住水分,種上果樹苗,它能活啊?這叫違反自然規律,不叫因地製宜!
這石頭上麵你能存住土啊?夏天幾場大雨下來,梯田裡的土就都給衝個七七八八,還種莊稼,純粹白搭功夫,連種子錢你都收不回來!”
說到這裡,就又衝他兄弟去了:“你說你個老四,你缺心眼子是咋的?年年帶著大家挖土填山,年年土再給衝下來,你這不是折騰大家嗎?”
王四福也是一臉為難說:“你以為我願意乾呢?上級讓乾,你不乾可得行啊?你看不見我那梯田裡就半尺深是土嗎,不就為了糊弄上級檢查嗎?不服你來乾,你還不如我會糊弄呢!”
姚遠就聽著笑了,看他們又要吵起來,就趕緊問:“那咱咋才能富裕啊?”
王四福就歎口氣說:“這窮山溝裡,跟富裕靠不上邊。我就想著啊,讓這全村一千來口子人都吃上飯,對得起大夥兒對我的信任,我就知足了!
咋吃上飯啊?我哥說的對,得真正因地製宜!”
小慧的小叔能在村裡乾這些年的支書,還是很有頭腦的。
他乾支書,日思夜想的,唯一的問題,就是咋讓這一村子的男女老少都吃上飯,就算不能都吃飽,吃個半飽也行啊。
小慧和她媽做好了飯,大家坐在堂屋裡的飯桌上,喝著小慧家裡自己釀的地瓜乾酒,王四福借著酒勁,就把他自己心裡的想法說出來。
原本,小慧她爹還想著把自己另兩個兄弟也叫過來,小慧不讓。
姚遠過來找她小叔,是有正事說的。再把那倆叔都弄來,弟兄四個坐一塊兒,不是吵架就是胡吹六拉,就什麼事都不用說了。
小慧不讓叫,她爹和小叔竟都沒說什麼,默默聽了。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來,小慧在家裡的地位,是和普通的婦女不一樣的。
當然,在這樣的農村裡,小慧還是要和其他婦女一樣,男人們吃飯的時候,她和她媽是不能上飯桌的,隻能去兄弟屋裡吃自己的。
而她的兄弟也沒有來桌上吃飯,估計這也是小慧的安排。
小慧早就對姚遠說過,她這兄弟,比她還“蔫兒”,爛泥扶不上牆。
從這一點上,姚遠卻感覺出來,小慧並沒有她表現的那麼軟弱,或者用她自己的話,說是“蔫兒”。這還是一個外表溫婉,而內心頗有主見的女人。
姚遠倒是希望小慧有自己的主見,那樣,將來才更容易培養她。
小慧爹的四個兄弟當中,就隻有小慧爹和她小叔是有主見有本事的主兒,隻是各自的想法不一樣,發展的路子也不一樣。其餘那倆就是一般的農民,除了種地,彆的也不會什麼。
因此,隻有這老哥倆在一塊兒的時候,她小叔才肯說點兒正事。
可說來說去,這麼個窮山溝能乾啥?無非就是把過去的種糧食為主,改成副業為主,靠山裡出的山貨,各家各戶多養殖些牲畜,去城裡換錢。
可指望著這個,頂多也就混個肚子不餓,想著富裕起來,那純粹就是天方夜譚了。
山裡閉塞,王四福能想到放棄種糧的主業,一心發展副業,在那個時代,已經算相當不錯了。
這時候,姚遠才不慌不忙說:“我這裡有個辦法,說不定能讓大家賺更多的錢。”
王四福就看姚遠,接著就說:“姚老板,你說說,如果你的辦法能行,我立刻就開支部會研究。”
姚遠在家裡失眠的那天晚上,就思考了許多如何能給自己的店鋪供上貨的方法。
代工這個方法,他不是沒有考慮過。
現代好多的公司,並不設立自己的工廠,而是隻掌握著自己產品的定型設計和銷售渠道。
甚至有些大的世界知名品牌公司,連銷售這一塊都放棄給彆人,隻經營自己的品牌就可以了。
他在沒有精力和條件擁有自己工廠的環境下,也可以采用這種上層公司運營的手段。
隻是,他考慮一晚上,也沒想到如何才能建立自己代工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