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夫妻倆來到自己的公司,那個明清小樓。
開了門,照例把沿街的大門和窗子上的鐵板卸下來,然後搬了進屋,放在小樓後麵的院子裡。
現在,樓下已經不用來營業,而是做了新設計服裝的展示室。
原來的服裝貨架已經都撤去了,隻保留了櫥窗裡的模特。另外,姚遠又弄了不少新的模特來,零散地分布在房間裡。
有了新的服裝樣式,抗抗自己動手做出來,就放到樓下,穿在那些模特身上。
街上路過的人們透過寬大的玻璃窗看到了,就會進來。大家可以在這裡試穿,可以留言提意見,卻不能從這裡買衣服。
這裡的衣服,通過征求意見,做相應改進以後,會拿到小慧的服裝廠試生產,計算定價以後,在各專賣店裡可以買到。
想買的客戶,可以在這裡提前登記,預約到某個專賣店,留下聯係方式。專賣店樣品到貨以後,就會給客戶留出來,然後通知客戶來取。
意見被采納的客戶,買衣服的時候,還能享受一定優惠。
經常過來試穿和提意見的客戶,有機會成為公司會員,登記以後將終身享受購買抗抗牌時裝的永久優惠待遇。
所以,這裡雖然已經不賣衣服了,過來的老客戶依舊不少。
抗抗隻要不忙,都會下樓來和客戶交流。而好多的服裝創意,就是在與這些客戶交流的過程中產生出來的。
當然,這些辦法,都是姚遠從未來帶來的,有些還是結合著他在工廠裡的營銷和管理經驗獨創的。
這種獨創的,獨一無二的經營模式,讓抗抗牌的服裝不僅留住了大批的老客戶,還成為一種獨特的宣傳手段。
在這個城市裡,抗抗牌服裝,幾戶家喻戶曉。
兩個人放好了門板進屋,姚遠就準備點爐子。
抗抗就說姚遠:“天又不冷,用不著點爐子了,彆費那個事啦。”
姚遠卻堅持說:“你老在樓上坐著不活動就冷了。沒爐子,屋裡沒熱乎氣兒,坐久了要生病。”
忙活半天,姚遠還是把爐子點上了。看抗抗要上樓,他就對她說:“這時候,百貨大樓裡應該有賣取暖的電器了吧?你在家忙你的,我去百貨大樓看看。這生爐子,容易爆臟了這些樣品衣裳,還弄的屋裡一股煤煙子味兒。要是有電暖器,咱們以後就不用點爐子了。”
抗抗卻擔憂說:“咱這裡是商業用電,一度電一毛二呢,比家庭用電貴一倍,用電不劃算。”
姚遠就搖頭說:“你呀,還是擺脫不了這些小算計。咱們是誰呀?就是一塊二一度咱們也用得起!
再說啦,屋裡不點爐子,就更乾淨,環境就好,對咱們的健康也好,顧客也願意過來,咱們可以為專賣店招徠更多的客戶,為咱們掙更多的錢。
你這麼算,用電就比用煤劃算了吧?”
抗抗就撇嘴說:“行啦,貧嘴!我說不過你。你要去趕緊去吧,記著給我捎幾塊硬料子回來。我再用硬料子試試高倉健那個風衣領子。”
姚遠就答應一聲出去了。
他是憑著經驗推斷,時光已經進入了八十年代,市麵上應該有電暖器了。
可是,去了百貨大樓一問,竟然沒有人知道他要的是什麼玩藝兒。
看來,他的判斷有誤。這個時候,大家還沒奢侈到用電取暖的程度。
他隻好放棄使用電暖器這個夢想,去二樓給抗抗買了幾塊銀灰硬麵料,然後就準備去自發的那個勞務市場,看能不能找到一個合適的接待員。
隨著抗抗牌時裝的知名度逐漸提高,樓下雖然不賣衣服了,可來參觀的人也不少。
在一些高檔客戶群體裡,已經形成了一個習慣,想穿最流行時裝的時候,就要先到抗抗服裝設計有限公司的展廳裡轉一圈,預訂好了再去專賣店。
有時候抗抗忙著做衣服,沒時間接待客戶,就得姚遠陪著人家。
男顧客還好辦,大家可以聊一些隨意的話題。可來買時裝的,大都是女客戶。
一個大老爺們,屁顛兒屁顛兒跟在人家女士後麵,總是不太好看。再說他的事兒也不少,也沒有太多的時間。
城裡的女人太刁了,他不想用。大概是受小慧的影響吧,他總覺得還是農村女人忠厚老實。
最近一年,農村來城裡找工作的人越來越多,就在城南的長途汽車站邊上,自發形成了一個勞務市場。農村進城找工作的人們,都在那裡等著活乾。
姚遠惦記著找個農村女人,就得去那裡。
其實,他是惦記著再找一個像小慧那樣的,又漂亮,又落落大方,還會說話的,農村出來的女子。
可這世界上就這麼一個小慧,他再想找第二個可就難了。
因此,他已經去那個勞務市場好多次了,隻要有機會就去,卻沒有碰到一個小慧,哪怕有小慧一半懂事也好啊。
從百貨大樓的二樓下來,路過賣五金土產的地方,姚遠赫然就發現那裡擺著幾輛摩托車,彎梁的,最原始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