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村的村落,大部分是自然形成的。
開始的時候,隻有一姓的幾個人或者幾戶,在這個地方定居、繁衍。
後來人口越來越多,其他外姓也過來一起居住,經曆幾百年或者上千年,形成村落。
往往一個村落裡,會有一家或者兩家戶數較多的大姓,再加上一些人數較少的小姓,這才組成一個大一些的村落。
小慧的村子王家疃,就是由王姓這家大姓和一些小姓組成的,典型的中國村落,據說已經繁衍十代,接近三百年了。
自古以來,村裡就由王姓人家說了算,民間的族長,或者官方的村長,都是王姓一族的人來擔任。
在這樣一種村落形成的過程中,族裡人丁興旺,是至關重要的。
從小處說,家裡壯實男人多了,外人不敢欺負,在族內也更容易贏得尊重,有更多的發言權。
從大處說,一姓一族的壯男人多了,才能贏得整個村落的話語權,為自己一族爭得更多的利益。
所以,中國農村多生男孩的觀念,並不能完全算封建觀念,也並不隻是為了傳宗接代。
更重要的,則是為了自己一族,和自己一家的繁衍和利益。
這種觀念是流傳千年,根深蒂固的,並不是誰要出個什麼政策,就可以改變的。
小慧心裡,生與俱來,就帶著這個觀念。她發達了,要首先為王氏一族爭取利益,而放在最前麵的,就是先為這些未出五服的叔族兄弟姐妹謀求利益。
隻有這樣做,才會有更多的人支持她維護她,站在她周圍和身後,成為她的勢力。
她有這種古老觀念的同時,還有從姚遠那裡學到的,現代發展的觀念。
在姚遠眼裡,人是分三六九等的。有潛質有出息的,像小慧這樣的,可以培養。她有成才的潛質,缺的隻是機遇和資金。
而有些人,是天生具有性格缺陷的。這樣的人,無論聰明與否,你都不要和他走太近,他早晚會拖累你。你就是給他一座金山,他都能給你折騰光了。
他們這輩子,隻能給彆人打工,靠自己的本事大小吃飯。即便是這樣,還有吃不上飯餓死的。
小慧很讚成姚遠的這套理論,對叔族兄弟姐妹,她也是劃分三六九等的。
她先出資培養小青這種有出息的,讓他們先富起來,有了自己的事業。
然後,她就把她二叔、三叔家那些人,都塞到小青這些有了事業的那裡,給他們一個打工掙錢的地方。
她先叔族,後近枝,再後遠枝,最後全村地這樣推廣下去,等於是她把自己的族人都分給了她扶植起來的親戚,負責養活他們。
讓自己的遠近族人們都有了飯吃,她才會考慮異姓的問題。
在村子裡,就算異姓裡有出息的,能成大事的,小慧也不會扶植,因為你不姓王。
這種種姓歧視,在中國的村落裡,普遍存在著。這不是由個人說了算的,而是大家為了事業的生存和發展,不約而同,必須選擇的一個做法。
好多人隻看到了家族企業的缺陷,卻不知道它之所以形成的無奈。
王家疃所有的企業和服務行業,都是王氏一族經營,都跟小青的情況差不多,這也是正直的王四福,即便到了鄉官的位置上,也不敢過多乾涉的原因。
小慧就是王家疃的霸主,王氏一族靠她吃飯,誰敢反對她,自己的小叔也不行,鄉官直接就彆提。
所以,在王家疃,小慧無論走到哪裡,都是她的家,哪裡的小老板,都得唯她馬首是瞻。
這一點,恐怕也是姚遠所始料不及的,他培養了一個溫柔的村中霸主。
小青回到飯店,就把自己對象給罵了個狗血噴頭。
這飯店的一磚一瓦,一個繩子頭,哪一樣不是大姐給的?你敢跟大姐玩心眼兒,讓大家當著姚老板的麵說到我臉上,你長的是豬腦子啊?
從今往後,你再敢藏東西,再這樣小裡小氣的,你就回去吧,我看不上你這種沒出息的男人!
男人不敢多說。貧窮的山溝裡,能讓小青這麼個有錢有樣的看上,自己在這裡的收入,可以養活全家的兄弟姊妹和父母,人家有對自己理直氣壯的理由。
當小慧帶著姚遠和邵玲過來的時候,最好的房間已經收拾乾淨。看三個人在桌子前麵坐下,小青女婿就親自把最好的,熱氣騰騰的羊肉端上來。
他放下羊肉,先跟姚遠打招呼,又小心地看著小慧說:“大姐,上回對不起,就一隻山雞,死的時候太長了,我怕不新鮮,你想吃我沒敢說還有一隻,下回不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