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一個教法出兩樣風格(1 / 2)

() 晚上六點,扮玩的隊伍開始進城了,城裡所有寬一些的主要街道都燈火通明,人山人海,熱鬨起來。

那時候,城裡的高樓並不多,主要在火車站和市政府那邊,其餘的地方,還大都是平房院落。

姚遠把樓上的窗子打開,在窗口那裡,就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去。

遠處如燈河一般的街道上,各色燈具撒發出來的光輝,形成一條明亮的長龍,一直延伸到天際儘頭的黑暗裡,隱約的鑼鼓聲一聲比一聲緊密,彩車上的大喇叭播放出的歌曲,也逐漸清晰可聞。

“正月裡鬨元宵,金匾繡開了……”

“正月裡來是新春,趕上那豬羊出了門……”

“軍港的夜啊,靜悄悄……”

“我愛你,塞北的雪,飄飄灑灑滿田野……”

“甜蜜蜜,你笑的多甜蜜,好像花兒開在春風裡……”

那個歲月,各種意識並存,是人們的思想由相對單純向逐漸複雜演化的時候,也是思維相對自由的時候。

而從此以後匆匆十幾年,熱情漸漸逝去,純潔永遠離開,所有的卑鄙與無恥悄然湧來,結束了這最後的燃情歲月。

王家疃的扮玩隊伍,準時到達了姚遠所在的街道上,前麵十幾個扮作孫猴的小夥子分做兩隊,,舞動著金光閃閃的金箍棒,把擠靠的過於靠前的人們嚇的往後退出一些距離,留出扮玩隊伍通過的通道。

後麵,就是用服裝廠那輛卡車改造成的彩車了。兩邊和前後都用了紙板遮蓋起來,紙板上彩繪了各種的畫麵,當然了,是以反應農村新氣象和優生政策為主。

然後,又把王四福時代留下的那個汽油發電機和大喇叭,留聲機都搬到了卡車上,一路緩緩前進。

王家疃的彩車上的喇叭,沒有像其他隊伍那般播放當前流行的那些歌曲,而是在介紹王家疃的今昔,特彆是歌頌現在的好政策,讓王家疃如何富了起來,都取得了怎樣的成績。

喇叭裡的語言用了普通話,而且文字精煉,言辭達意,播放的女高音,聲音當中也充滿了喜悅與激情,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

這一定是小慧的主意。從這一點上,也可以看出小慧的商業頭腦,不是一般人可以相比的。

“媽媽,媽媽,我慧兒姨!”站在窗戶上的搖搖眼尖,首先發現了小慧。

小慧在村裡乾部簇擁下,正站在那個卡車後鬥前邊,向著這邊望。

“慧兒姨,慧兒姨!”兩個孩子搖著小手,向著小慧呼喊。

人聲嘈雜,孩子們的聲音傳不到小慧那裡,但小慧還是看到了她們,在車上蹦著向這邊招手。大家也一起向著小慧搖手。

不知為什麼,小慧的眼睛就濕潤了。抗抗的倆寶貝閨女,就好像是她自己親生的閨女一樣,幾天見不到,就想的不行。

她強忍著不讓自己的眼淚流出來,使勁向小樓這邊露出笑容來。

就在這時候,姚遠點燃了從樓上一直垂到樓下的兩串鞭炮,巨大的,響成一片的噪音和升騰而起的淡藍色硝煙,把所有的情感,都淹沒在裡麵了。

接下來,就是一隊隊的旱船,船娘都做了古代官家小姐的打扮,在船裡麵,擺動旱船,模仿出船在水中搖曳的樣子。

而船的前麵,則要有個小夥,戴了胡須,模仿做古代艄公模樣,手裡拿了櫓,做出搖櫓的樣子,隨著旱船前進。

旱船裡,也有模仿張生、崔鶯鶯一類故事的,則裡麵坐的,就是一男一女兩人。

男的做書生打扮,女的依舊貼了頭飾,做小姐樣子。還有一個古代丫鬟打扮的女孩,錦衣小襖,跟在船的一側行走,扮做紅娘。

旱船往往用各色的彩紙,裱糊的五顏六色,煞是好看,再於船上做些蓮花一類盛放蠟燭照明的地方,往往獨具匠心。

那時代沒有輕便的電力照明工具,移動的旱船隻能用蠟燭點了照明,卻仍舊可以讓大家看到這旱船裡麵光彩奪目,且將蠟燭都做了巧妙的裝飾。

中國人的智慧,恐怕是天下無敵的。如果當真不被束縛或者遏製、壓抑,早晚有一天,這塊古老的土地,依舊是世界的中心,依舊是她原來名字賦予的那個含義。

旱船後麵,就是踩高蹺的隊伍了。高蹺上的人也是化了妝,模仿西遊記或者過去媒婆一類搞笑人物。

最高的高蹺竟有兩米半高,那個站在上麵的人,竟然到了姚遠的二樓窗台那裡,可以和姚遠麵對麵的說話了。

在如此高的兩根棍子上可以行走自如,穿大街越小巷,其技藝之精湛,也足以讓人佩服了。

高蹺隊過去,就是化了粉臉的女子秧歌隊,在最後麵架子車上載著的一麵大鼓,發出的震撼人心的鼓點聲裡,幾十個粉臉婦女,腰纏大紅長布,一路扭著搖曳走來,亦是好看的很。

王家疃的隊伍過去之後,又過去了幾個隊伍,美美的礦機生產二部的隊伍,就過來了。一邊四個穿了藍布工作服的小夥子,手裡舞著鐵鏈,鐵鏈的兩個頭上,都有一個裝著木炭的籠子,隨著鐵鏈舞動,炭火劃出一道道光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