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那不是我的幸福生活(1 / 2)

() 廖景荃有四個兒子三個閨女,除了陪他回來的這個小閨女程程,學習上知道刻苦努力一些,其他那幾個子女,基本都或多或少有些少爺小姐的性子,除了對吃穿精通外,對生意都不怎麼入門。

程程還小,還沒有接觸廖家的生意,現在也看不出什麼來。

其他幾個子女在生意上的表現,讓他隱隱有些擔憂,唯恐後繼無人。

他姐姐留下的這個孩子姚大廈,卻處處透著機敏。更重要的是,這人沉穩老練,有城府,這才是做生意的材料。

如果把這個姚大廈弄過去,輔佐老大,那麼,老大就能比其他兄弟姐妹強勢一些,將來他這片家業,也不至於被搞的支離破碎,被彆人一點點給蠶食掉。

有了這個想法,他就和姚遠越聊越投機了。而且越聊,他覺得姚遠這個人越可用。

廖家可是書香門第,第一注重的就是國學。廖景荃這一代,姐弟三人,國學水平那是沒得說。

可到了他的下一代,幾個孩子裡能看古文的就幾乎沒有了。彆說古文,能記住三字經和千字文的,都沒有了。

姚遠竟然精通古文,從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到秦漢、五代曆史,再到二十四史,幾乎都有研讀。唐詩宋詞,散文、駢文也能說說自己的觀點,看古書根本不用注釋。

姚遠家中那個他父親留下的長書櫥裡,有一半被他放滿了從街上搜集來的古文著作,有些都是難得一見的孤本。

在古文研究方麵,廖景荃的那點原先私塾時學到的學問,恐怕還不如姚遠多。

其實,從沒穿越開始,姚遠就喜歡古文,那時候沒有太多機會學習。穿越過來,因為要等政策,他不得不放慢自己發展的腳步,這就給了他大量的時間來研讀古書,學問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中國是個幾千年的文明古國,古代先哲的思想,豐富深奧而又光輝燦爛。曆代的成功人士,多有借助古人思想,才會取得傲人的成績。

姚遠對古文如此精通,博覽群書,對他的個人能力,廖景荃一點都不懷疑了。何況說起商業運作,銷售手段,公司管理,姚遠也有獨到見解,完全不同於他會見過的那些大陸企業家。

從這些方麵考慮,廖景荃對姚遠十分滿意。剩下的,就是對他人品的考察了。

他原來打算,在這裡頂多住三天,然後就離開的。住這三天,還是因為他心裡有一件事情,要向姚遠打聽。

這時候,他就把心裡這件事情暫時壓下來,要好好和姚遠聊聊了。

三天的時間已經不夠了,他就又延遲了三天。

在後麵的三天裡,他就開始向姚遠介紹自己的產業,以及在全球各地的生意情況。

一開始的時候,姚遠並沒有在意廖景荃這些行為。

說實話,他不是個見財不要命的主兒。特彆是穿越前的自殺行為,等於是經曆了生和死,倒讓他看的更開了。

在他眼裡,錢就是個獲取他需要的工具,夠花就行。

他不去過多地開拓自己公司的業務,就是他覺得錢夠花了,他已經很幸福了。

另外,業務擴大了,需要的時裝款式就會越來越多。在現今人才難求的環境下,抗抗就得增加負擔,他還怕累著媳婦。

所以,他自己能養活自己,就並不在意廖景荃那邊的情況。你就是有座金山,我不稀罕,我現在的小日子,過的比蜜還甜呢,乾嘛要操心受累地巴攬那麼多財富?

可是後來,廖景荃老是不走,天天來找他和他聊天,耽誤他的時間。

兩個人不光坐在他公司裡聊天,還一起出去,一起吃飯。廖景荃還不斷介紹自己的產業,他就慢慢感覺出不對勁來了。這位舅舅,是不是想把他給弄出去呀?

果然,到廖景荃對他的人品慢慢放心的時候,就開始公開表達自己的意思了。

那一天,上午的時候,廖景荃和姚遠去了小慧的服裝公司。雖然服裝廠已經有二百多人了,有了工廠的樣子。可在廖景荃看來,也就是個小作坊,而且生產手段還相對落後。

姚遠帶廖景荃來這裡,其實是有目的的,他是想讓廖景荃看看這裡都缺少什麼關鍵的製衣設備,希望他幫忙給進一些。

未來不出三年,國外的品牌時裝就會陸續進入大陸,那時候沒有更先進的設備,他將麵臨更加激烈的競爭。

還真不錯,廖景荃不懂,廖程程懂,一口氣就給姚遠提出了不少的缺乏設備,也包括自動熨燙機。

廖程程說著,姚遠就要跟著的小青都記下來。這時候小慧去南方參加博覽會去了,也是想從南方搞到一些先進的設備。

她的事兒就多了,農牧飼養、飼料生產,酒店建設,好多東西她得跟人家學。

從製衣公司出來,又到王家疃小青的酒店裡,吃了山裡的特色菜,廖景荃這才心滿意足地回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