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同樣檔次的服裝,人家價格還不到抗抗服裝價格的一半,即便人家的不如你的做的好,但也沒有太明顯的區彆,顧客當然要選擇便宜的了。
這明擺著就是惡意競爭!
可是,人家是早已成名的品牌,實力雄厚,姚遠不行啊。他還欠著小慧好多錢啊,這樣下去,他沒有本事降價迎戰,就隻能虧損。
那麼多的賬還沒還上,再出現虧損,抗抗牌很快就完了。
姚遠感覺到了事態的嚴重。他不得不把小慧叫來,和她說明目前麵臨的嚴重局麵。抗抗牌服裝,在不久的將來,有可能麵臨破產,借她的錢,恐怕也還不上了。
小慧就問姚遠:“你不覺得蹊蹺嗎?pireercardin已經在這裡開店時間不短了,我們一直相安無事,這怎麼突然就開始和我們打價格戰了?”
姚遠就搖搖頭說:“沒什麼蹊蹺。資本家的本質就是追逐利潤,把我們擠垮,他們獨占市場。僅憑這一點,他們就有可能這麼做。”
姚遠沒有往張建國那裡懷疑。因為張建國這次是秘密回來的,住在省城的大酒店裡,沒有公開露麵
他所有的行動,都是委托手下和大橘子在乾。
姚遠想不到張建國身上去,是因為他不知道張建國已經回來了,也更想不到張建國會徹底放棄自己的主業,抽取了所有能夠抽取的資金,跑回來對付他,隻有瘋子才肯這麼乾。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他以前見識過這種專賣店的經營模式,就算張建國開專賣店,他也沒有定價權,更不可能搞這樣的惡意競爭。
能這麼乾的,恐怕就是品牌總代理商都沒這個權力,隻有這家公司的總部,才會有。
所以,他認為這是品牌總部的董事局才能做到的事情,無論如何不會往張建國身上想。
那麼,張建國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他把自己的錢貼進去了呀。
比如,一件t恤,代理商統一規定的正常銷售價,按當時的價格是二十五,這裡麵肯定有部分利潤是專賣店的,比如十五塊錢屬於專賣店。
專賣店按二十五賣了,當然得按二十五上交總部,總部再每月返還十五塊錢給專賣店,另外根據銷量再增加一些獎金。
張建國當然也必須按照這個規矩來。可是,他不要那十五塊錢的利潤了,隻賣出代理商實際收取的價格,十塊錢,但上交利潤的時候,他還是上交二十五。
那麼,這多交的十五塊錢是怎麼來的呢?當然是用他自己的錢墊付的。反正這十五塊錢到月底總代理那邊就會返還他,他除了工人工資,和店鋪租賃費,也沒有什損失。
但他這樣做還是會虧損啊,這不賠本賺吆喝嗎?
張建國可不這麼想。
抗抗牌時裝,在省城都叫響了名號,在全省也有很大的知名度了。
他擊垮了抗抗牌,這就等於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擊敗了巨人,借力打力,取抗抗牌而代之,是用最小的代價,換取了最大的收益。
本來,姚遠穩紮穩打,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他根本沒有機會。
可是,姚遠是人不是神,他也會犯錯誤,而且犯的這個錯誤,十分的低級,十分的致命!
張建國覺得這是個機會,千載難逢的機會。
他直接給pireercardin總部寫信,陳述中國北方市場的重要性,批評中國總代理忽視北方市場,同時提出了一整套讓pireercaidin迅速占領北方市場的行動方案。
有人願意主動出錢,幫著他們建立新的市場,pireercaidin當然不想拒絕。而且為了這事兒,還專門召開了董事局會議,研究了可行性,一致表決,通過了張建國的這個建議,默許了他的方案。
為什麼說是默許呢?因為他們和南方那位代理簽署的有協議,承認他是pireercardin品牌在中國唯一的合法代理。再允許張建國拋開南方代理直接和公司總部打交道,好像就違反了協議。
可是,外國人經商經驗十分成熟,玩這種協議、合同的文字遊戲,可謂輕車熟路。
他們立刻重新研究那份協議,很快就找到了漏洞。
當南方那位代理無法有效代理和推廣公司品牌,為公司造成巨大損失的時候,他們有權力收回對方的代理商權利。
這時候,他們就拋開了他們原來堅持的判定是否有效代理的考核標準。
你把北方市場徹底放棄了,造成了如此巨大的市場空白,難道不是為公司造成了巨大損失嗎?
事實擺在那裡,南方代理還真是無法為自己辯白。
在這個問題上,pireercardin公司是大爺,他是小腳媳婦。如果硬要和對方爭執,就算把這個官司打贏了,也會得罪pireercaidin高層,自己將來的日子也不好過。
反正張建國的行動都在北方,對他影響不大,他也就默許了pireercardin總部的決定,對張建國睜一眼閉一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