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大橘子的陰謀(2 / 2)

大橘子倒是痛快:“行,我答應你。探風報信這些事兒,就都算我的!”

於是,又一個陰謀,在姚遠毫不知情的情況下,開始醞釀了。

姚遠最近也很忙。張建國的專賣店在一夜之間就給查封殆儘。按照他當初和pireercardin總代理劉總的約定,劉總過來接手張建國這些專賣店,和抗抗服裝形成默契,儘量統一價格檔次。

這樣,由於抗抗牌時裝較好的質量和過去積累的人氣,就會在銷售上占據上風。

這個辦法,就相當於斷了pireercardin在北方的銷售渠道,讓它無法發展起來,和外國人收購了中國的著名品牌,然後雪藏,不讓這個品牌和他的品牌競爭,是一個道理。

北方的這些pireercardin專賣店,看似是劉總經營,其實背後的老板是姚遠。

作為補償,姚遠將抗抗牌時裝南方的經營權,無償交給劉總,由他來發展南方市場。以最低的價格給劉總供應抗抗牌時裝。

他們最終的目的,就是把pireercardin時裝從國內市場擠出去,或者讓它隻占極小的份額。

最終,待抗抗牌時裝做大之後,就同樣在南方設立代工廠,兩人聯手,形成自己的著名品牌。

pireercardin公司,對代理商管理並不嚴格,隻每年收取代理費,派員在公司裡監督,不許同時代理其他品牌,其餘也就不管了。

他們的利益,主要來自於代工廠。代工廠生產的服裝,經他們設在國內的部門檢驗之後,存入他們的倉庫,然後再轉給各代理商。

像張建國這樣的,還算不上代理商,隻能是準代理商,也算是一個特例。

所以,張建國隻要沒有資金打過來,這邊的倉儲就不會發貨。至於張建國怎樣管理自己的專賣店,pireercardin公司才不去操心。

劉總以代理商的名義,將張建國剩下的專賣店接收過來,等於是拯救了那些在專賣店裡就職的員工,安定了社會秩序,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這些專賣店,隻要按張建國留下的資金周轉模式,繼續給pireercardin在國內的倉儲部門打錢訂貨,根據合同,就仍舊可以得到對方的貨物。

所以,劉總以總代理的名義把店接收過來,可以什麼都不用管,直接交給姚遠經營。

而姚遠經營的目的,可不是為了讓pireercardin賺錢,他是打算把這個牌子在自己手裡做死。

那就什麼難看,什麼貴,什麼賣不動進什麼貨吧。

姚遠這麼乾,這不賠本賺吆喝嗎?

嘿嘿,你要這樣想,可就大錯而特錯了。

兩個品牌的專賣店挨著呀,這可是當初張建國試圖擠死姚遠,專門設計的。

可他做夢都不會想到,這個設計反而可以讓姚遠利用起來。

兩個在一起的店,一個的服裝又醜又貴又質量不好,一個質量好款式新價格優,這麼比著賣,特彆是在這種除了這兩家專賣店,就在沒有其他品牌的時代背景下,抗抗牌時裝還愁賣嗎?

其實,旗艦店內部的工作人員都知道,兩家專賣店的老板,都是姚遠。兩家的導購和店長也經常互相更換。在抗抗牌那邊忙累了,就到pireercardin這邊來。這邊門可羅雀,清閒呀,可以休息一段時間,養足精神,再把那個替回來。員工也是如此。

挨著抗抗加盟店的,張建國搞的那些專賣店,在姚遠旗艦店的帶頭作用下,也很快理解了這種對比銷售模式的好處,也開始學旗艦店的做法。

不管怎麼說,張建國等於是為姚遠做了好事,那些專賣店的員工,都有了一定工作經驗,在公司拓展加盟店的時候,他們還可以充當新店的培訓人員,省的姚遠在四處招募去了。

乾掉了死敵,姚遠的服裝生意開始進入正式發展的軌道,他就不能老是陪著抗抗了。

他得帶著他的團隊,去外地拓展加盟店。成熟的團隊自己能夠獨立工作了,他就得再培養另一批新人,招募更多的員工,直到人員滿足公司不斷拓展的需要。

這樣,姚遠就得各地到處去出差,抗抗到下午下班,隻好一個人騎摩托車回家。

大橘子經過幾天的觀察,很快就掌握了抗抗的活動規律,也和小吳他們四個人商量,選定了綁架抗抗的地點。

八五年的春末夏初,城市向外拓展的步伐,比以後的速度要小的多。礦機宿舍和城市之間,還有很大的一片莊稼地。

抗抗回家,要沿著公路走。在抗抗回家的必經之路上,就有一段公路,是經過很長的一片莊稼地的。

那片莊稼地,這時候雖然小麥剛剛拔苗,可以望出去好遠。可是,這裡很少有人經過。

而且,公路比周邊莊稼地高出不少,公路和莊稼地之間,有很長的一段護坡,人藏在護坡下,在公路上是看不到的。

大橘子和小吳商量以後,就把綁架抗抗的地點,選在了這裡。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