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少成多,人口大國的這個成倍增長的購買力,就相當驚人了。
節假日的時候,商場裡,我們可以看到過去所沒有的人山人海。大街上,我們也可以看到過去看不到的摩肩擦踵和菜籃子裡滿滿的收獲,以及更多的,洋溢在人們臉上的笑容。
抗抗加盟店為了應對這即將到來的年末假期,當然要提前準備更多的時裝。
一下多了這麼多時裝,每天盤庫清點,就變的十分累人。可蘇春榮責任心強,唯恐出錯,仍舊要求導購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盤庫。
蘇春榮工資高了,在家裡的地位也就跟著提高,不但哥嫂不敢說她了,連父母都開始尊著她。她媽每天早上都單獨給她做早飯,多打一個雞蛋,就是為了閨女營養能跟的上。
城裡的窮人都實在,在家裡的地位,自然就是以你拿回來的工資為標準。蘇春榮現在是他們家收入最高的人,哥嫂兩個人的工資加起來,都沒有她一個人掙的多,大家當然就要尊著她,她吃特殊的早飯,當然也不敢有人有意見。
不止如此,大家都知道,她年紀輕輕就是抗抗加盟店的店長了,明知道她不滿二十,上門提親的也要擠破門檻了。
現實的世界,有時候很是殘酷。說金錢不是衡量一個人的標準,有時候真的就是瞎胡扯。誰沒錢誰明白。
早上七點,蘇春榮就得起來梳洗準備,她必須在八點以前,提前十五分鐘趕到店裡去。
她那間小屋裡生了爐子。雖然晚上的時候,爐子是封死的,但爐膛裡有火,屋裡就有熱乎氣,起床就不會太冷,衣服穿到身上,和身體接觸也不會涼的讓人受不住。
以往的時候,她沒有這個特殊待遇,冬天屋裡也是沒有爐子的。
那時候,屋裡冷的和外麵沒有多少區彆,臉盆裡的水都能結冰。如果脫了衣服睡覺,第二天穿衣服,就會凍的呲牙咧嘴。有時候恨不得在被窩裡就不出來了。
多數時候,在寒冷的日子裡,蘇春榮是不敢脫了衣服睡覺的。隻脫了外套和外麵的褲子,就穿著毛衣毛褲,或者棉衣棉褲睡覺。
這樣,第二天醒來,從被子裡出來,就不會遭受那冰涼的衣服貼上皮膚,被冰的呲牙咧嘴的痛苦。
而今年冬天,由於自己收入的顯著提高,成為家裡掙錢最多的人,她在家中的地位,也得到了顯著的改善,屋裡有了爐子,就是一個最好的說明。
當然,她的工資和獎金,都是要上交給母親,再由母親來統一支配的,這是她地位提高的前提。
過去的大家庭,都跟蘇春榮家裡差不多,大家在外麵工作,掙回的工資,都要上交家長。
因為隻有這樣,這些可憐的收入,才能夠被有效利用起來,一家人在衣食無憂之下,才能有更多的結餘,來做更大的事情。比如,設法再買一套房子。
而這上交工資的慣例,對於現代的年輕人來說,恐怕已經是不可想象的了。
現在的年輕人工作了,彆說給父母上交工資,就是從此以後自給自足,不再問父母要錢,已經算是極大的孝順了。
蘇春榮起來的時候,母親已經為她下好了掛麵,端到她屋裡來了,照例是她自己享用一個完整的雞蛋。而彆人,則是雞蛋打碎了在鍋裡,得不到享用完整雞蛋的權力的。
母親把掛麵放在她床邊的三抽桌上,回過身來說:“榮啊,趁熱吃,彆等。天冷,一會兒麵就涼了。”
蘇春榮就說她媽:“你不用給我端,過一會兒我自己去廚房盛就行。”
母親就“哼”一聲說:“不端,這雞蛋還指不定讓哪個不自覺的吃了呢!誰掙錢多誰就早上一個雞蛋,這是你爸定的規矩。可你不看著,就沒有一個自覺遵守的。”
蘇春榮就不說什麼了。
原先家裡父親掙錢最多,這雞蛋是父親的。可是,她現在比父親掙錢多了,父親竟然把這個權力主動讓出來,倒弄的蘇春榮很不得勁。
但父親也有父親的道理。這就是一種獎勵,一種激勵。窮人就得拚死掙錢,拚命攢錢,沒彆的路好走。你沒錢,鄰裡鄰居都瞧不上你。
八八年,街上早就有了賣早點的。油條、豆漿,還有火燒、包子。可是,窮人家又有幾家舍得出去買著吃呢?
後院凡凡她媽早上隻是買豆漿、油條這種最便宜的早點,回來被鄰居碰上,還被當做笑料在鄰裡間說了好多天。
凡凡她媽是真會享受啊,天天早上買油條、打豆漿,怪不得他們家月月光呢!凡凡她爸碰上這麼個不過日子的女人,這輩子要窮到底了!
在那時候的鄰居眼裡,買早點吃而自己不做,就是不過日子,敗家娘們兒的表現了。
母親放下那碗掛麵,沒有要走的意思。站在那裡,遲疑了一會兒,終於說:“榮啊,左邊院子你周嬸子昨天過來,說她妹妹家大小子,一米八的個兒,長的可精神呢,關鍵他們家條件好啊,就這一個獨苗,想給你說說。你說我是答應還是不答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