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姚遠的藍圖(1 / 2)

() 按照姚遠對兩個公司製定的,未來發展思路,整個大廈集團的發展,都是在確保現有利潤。

這樣一來,就沒有進一步擴大規模的餘地了。

“現在,我們的大廈集團,看著還像個大公司。那是因為時間還早,許多的大公司還沒有真正發展起來。我可以斷言,十年以後,像咱們這樣規模的公司,在全國會多如牛毛,咱們也很快會被在不遠的將來出現的,越來越多的大公司給徹底淹沒,甚至是消失在越來越激烈的商業競爭之中!做企業,不發展就意味著倒退,就會被其他大公司給徹底吞噬掉!

怎麼才能夠在未來的商業競爭中生存下來,不被彆人吞噬掉?沒有其他好辦法,那就是趁著現在競爭還沒那麼激烈,利用這個發展的黃金時期,迅速發展壯大起來!

可是,咱們原有的公司已經失去快速發展的條件了,咱們不考慮轉行,從事更有前途的行業,行嗎?”

姚遠侃侃而談,大家也覺得他說的有道理。可是,收購礦機,怎麼看怎麼不像個機遇,倒像個十足的陷阱。

“你們就隻看到礦機那一堆破磚爛瓦了,”姚遠就有些不滿意,“你們怎麼就不看看,礦機的工人是怎麼培訓出來的?”他就看薑美美,“美美,這個你最有發言權,你自己說說。”

薑美美說:“礦機的新工人,都是有學徒年限的,不到年限,考試不合格,當然不能出徒了。可是,這幾年沒有活乾,礦機基本就沒有新工人了,學徒製度也早就扔一邊了。”

姚遠就問她:“沒有新工人,總有老工人吧?那些老工人,過去可都是經過嚴格的學徒製度培養出來的。”

美美就不言語了,顯得有些若有所思。

姚遠就繼續說:“礦機這一萬員工,現在在廠的,起碼還有一半,五六千人。這些人,在學徒過程中,不僅僅是學會了操做技能,更重要的,是他們具有了做為一個優秀工人的素質,包括識圖、操做設備,還有安全意識,守紀意識。

他們具備的這些素質,一般的農民工有嗎?美美製衣成立的時候,大家為什麼為沒有合格的工人頭疼,想儘一切辦法從礦機挖工人呢?因為對技術加工行業來說,農民工不僅不具備操做、識圖這些技術技能,還不具備最基本的做工人的應有意識和素質,難以管理。

礦機剩下的這五六千職工,對搞工業來講,就是一筆財富。你看他們現在好像自由散漫,跟放了羊差不多。那是因為沒有一個合適的領導者。我們要是接過來,這些人就是最優秀的工人,直接不用培訓,就能當熟練工人使用。

而且,這裡麵好多人經過這麼些年的工廠鍛煉,不僅僅可以做工人使用,當基層管理人員使用,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這筆財富,是彆人花多少錢想弄,都弄不到的。”

美美承認姚遠說的有道理,可她接著就問:“那麼,我們把他們弄過來,讓他們乾什麼呢?活呢?就是有了活,你拿什麼乾,礦機現在那些設備嗎?”

“這正是我要說的,第二個問題。”姚遠立刻就回答她,“先說活。礦機現在為什麼沒活乾?

攤子太大,管理成本太高。周圍這麼多小私企,礦機過去乾的那些礦山機械,技術含量太低,作業方式簡單,小企業都可以乾。而小企業成本低。

所以,那天劉建的話對,如果還乾這些東西,成本這麼高,人家兩毛錢乾出來了,你得賣二百,不會有人要。

當然,這話有些誇張,可事實就是這樣。小企業可以接受的價格,到礦機這裡就得賠著錢乾。

可是,你們想過沒有?礦機為什麼偏偏要去和小企業競爭,為什麼不發揮自己大企業乾大事的優勢,去乾小企業根本乾不了的大活呢?”

薑美美反駁他說:“你以為他們不想乾啊?工人素質下降,設備老化,加工水平下降,一盤散沙,又沒有資金支持,怎麼乾?你以為黃仲煥願意搞分廠製呢,他不也沒辦法嗎?分成小單位,大家把成本降下來,沒準還能活下去。都擠到一堆,什麼也乾不成,死的更快。就這個難點,你拿出個辦法來我看看!”

姚遠就搖搖頭說:“這隻是表麵現象。實行分廠製,各分廠各自為政,從銷售到技術、質量、財會、生產指揮調度等等,甚至是一些普遍機械加工需要的工序,都得重複設立。這樣下來,生產和管理資源多次重複設置,管理成本和生產成本更高。而且,從此失去了做大產品的能力,這才是飲鴆止渴,造成礦機最終越走路越窄的根本原因。”

美美就又問:“可是,綁在一起就能做成大事了?做大事得有錢,錢呢,從哪裡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