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混亂與秩序並存(1 / 2)

() 礦機十幾個分廠,大部分分廠都是過去的生產車間改製後稱作分廠的,也都在主廠區。

後來成立的一些生產單位,則因為主廠區容納不下,又在主廠區以外,其他不同地點設立了不少生產車間。經濟轉軌之後,這些生產車間也改製成為了分廠。

比如過去薑姨工作過的家屬分廠,就在主廠區之外三村的山腳下。

如此一來,也形成了礦機龐大而分散的格局。

美美不打算管這些後來建立的生產單位,她隻考慮利用主廠區部分條件尚可的生產車間,把礦機還能利用的設備,按加工性質不同,都集中到這些生產車間當中,形成幾個不同性質的生產單位,做為大型機械的生產基地。其餘用不著的設備,則暫時都集中到幾個閒置的車間裡去。

經過各部門多次開會商討,按照美美的意見,規劃好了一切,生產部劉經理就帶著基本配齊的管理班子,開始組織工人搬遷設備。

比起辦公大樓上的科員們來,工人這邊還算好管理。工廠效益不好,他們平時得設法掙錢養家,忙的團團轉,沒那麼多閒工夫,也就沒那麼多想法。

總共還有三千多工人,成立生產部門之後,可以用上一多半。現在的任務是搬遷設備,姚遠不打算請外麵的專業公司。

礦機從建廠開始,就是和大型機械打交道,什麼活自己乾不了啊?有這麼多工人,現在都還沒有事乾,乾嗎要花錢雇彆人乾?

隻是,他們自己沒有專用搬遷機械,得完全靠人力搬運。

這些設備,輕的也有幾百斤,重的幾十噸,搬運起來全靠人力,這活可不輕快。

沒關係,姚遠有的是工人啊,這三千多工人就都用上了。人手不夠,他還能把圈在一起學習的那些辦公大樓裡的職員給派過來。

不能讓你們閒著白吃飯。你們坐慣了辦公室,沒力氣,一個人不能頂一個人用。兩個人,三個人當一個人用總行吧?省得整天圈著你們,你們閒的沒事乾,想法子和我搗亂!

等設備搬遷到位之後,再組織生產車間,甄選工人。

又亂糟糟地弄了一個多月,畢竟人多力量大,設備就位,安裝調試成功,可以隨時進行生產了。

與此同時,在姚遠和美美的努力下,生產部管理人員也已經配備齊全,美美這邊,算是初步解決了生產問題,隻等投料生產了。

姚遠的優點,就在於混亂當中抓住問題本質,這也是當年他在混亂的礦機管理實踐中鍛煉出來的本領。

當時的生產環境,比現在也好不到哪裡去。各分廠各自為政不說,上邊領導眾多,一人一個主意,他還誰都不敢得罪。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他都可以頂住壓力,排除各種乾擾,組織人力物力,把總廠賴以生存的產品給乾出來。

現在,他自己說了算了,要做一件事情,無論外界有多大的乾擾,他都會紋絲不動,把應該做的事情做了。剩下的,該怎麼亂就怎麼亂吧,隻要不影響他的目標實現就可以。

混亂中,大型機械生產部的管理機構慢慢健全了,圖紙是原來美美領導的研究所早就完成了的,蔣衛東和丁群也組織技術部進行了工藝分解。

生產部這邊,各車間從管理人員到員工、設備也已經就緒,就等圖紙到位,投料生產了。

其實美美這邊,一直不亂,亂就亂在那些被淘汰的,無事可做的閒散人員了。

姚遠把這些亂都集中到一處,待美美那邊開始有序了,他就把這些人員和美美那邊隔離開,美美就不亂,可以安心生產。

在這一點上,連美美都佩服姚遠的能力。他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這簡直就是一個謎!

思路一點都不受乾擾,待一切就緒,他突然就抽走了所有產生混亂的因素,迅速還原一個安靜有序的生產環境。離開姚遠,相信其他人誰都不可能做到這一點。

美美就又學了一招,把混亂因素往一個點上集中,然後集中解決。

美美是光看見狗吃肉,沒看見狗挨打呀。她哪裡知道,她那裡不亂了,可以安心生產了,亂都在姚遠這邊呢。這時候,姚遠讓這些人給鬨的,吃飯都不香了,覺都睡不著了。

一千多淘汰下來的工人,兩千多辦公室人員,加起來就是三千多口子人,還有一大堆爛設備,破廠房,怎麼辦?最起碼,這些人得發工資,得吃飯啊!姚遠上哪兒弄錢給他們發工資吃飯啊!

接手第一個月,為穩定大家情緒,姚遠是給工人發了工資的。無論乾部職工,大家都一樣,每人一百塊錢,這就接近六十萬!

他已經答應集團公司那邊,不動用那邊的資金,總不能出爾反爾吧?

集團公司幾年來的結餘,是用來準備給美美這邊投資生產大型機械的,也不能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